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
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贞元九年(793)进士,
曾任太子校书、渭南主簿、监察御史等职。永贞革新期间,与王叔文友善,任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参与对国家财政管理。
王叔文败后,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县)司马达十年之久。元和九年(814)奉诏还京后,再贬为播州刺史,后改为连州(今广东连县)等州刺史。
后转任夔州(今四川奉节)、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有《刘宾客集》,又称《刘中山集》、《刘梦得集》。
刘禹锡的诗歌创作
刘禹锡现存诗歌七百多首,涉及题材较广,内容包括比兴体制的讽谕诗,借古讽今的咏史诗,反映时世和个人遭际的感遇诗,模仿与改造民歌体的竹枝词、杨柳词等。
刘禹锡的诗歌总体上说豪迈刚劲,老辣犀利,气度森严,故白居易称其为“诗豪”
(《刘白唱和集解》)。
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
解题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朗州司马,十年后,即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奉诏回长安。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贞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