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识字是学生提早阅读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学生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从而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的能力。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低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如何让学生识记生字成为教学的难点。在识字教学中,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语文是母语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识字并不是单纯地围绕课文进行,而是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把识字面拓展到他们所接触的广阔的生活空间。[关键词]:方法渠道[正文]:利用母语环境发现识字途径增强识字能力——结合创新识字课《毛毛的一天》谈点滴体会南昌市邮政路小学罗美华在我国语文教育上,识字向来是启蒙教育阶段的教学重点。如何使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很快喜欢识字,把识字当作一种需要,一种快乐,从而达到两年认完2000个常用字,且能学以致用。我们认为,生活在信息社会的孩子,无时无处不在跟文字打交道。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怎样才能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学生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汉字随处可见,他们除了在学校学习外,还会在社会上,在家长和同学中,在各种图书、电脑网络中,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如喝饮料时,饮料名跃入眼睑,买物品时,物品的说明跃然纸上。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在这方面进行引导,让他们不断地看,不断地问,在不知不觉中,陌生的字符变得熟悉,进而成为自己认识的字。在教学中,我们利用母语环境可以发掘出了一些很好的识字资源,为孩子营造出一个自然愉快的识字环境。最近,我以一节创新识字课《毛毛的一天》为例,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一)多法激趣,乐于识字。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故事激趣。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节枯燥无味的识字课演绎活化成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教《毛毛的一天》,我就通过毛毛的一天为故事内容给孩子创设不同的生活情景,首先是毛毛通过认识身边人的姓名,接着是路边的店牌标语,再是鱼馆,最后是超市商标,让孩子将生活中的小故事贯穿其中认识识字途径多种多样,明显孩子识字兴趣盎然。游戏激趣。游戏,是所有孩子的最爱。因为儿童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时间长了容易疲劳,注意力、思维力缺乏持久性,加之识字过程的“机械化”,枯燥无味,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为此在课堂上,运用游戏教学法,可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把游戏引入识字教学中,既增强了识字的趣味性,又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寓教于乐,我们要做的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使“玩”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A、“摘姓氏果”摘果子游戏是我们在低年级的识字教
《利用母语环境 发现识字途径 增强识字能力》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