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后渔业补救措施今年7月,南方各省普降大雨造成一些地方发生洪涝灾害,对渔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在此,提出一些具体措施,供参考。 。对险埂要段应及时用硬土及碎石加固,并严加夯实,不得渗漏,决不能存有侥幸心理,特别是对池塘堤埂、大水面闸口、溃口拦网等处的检查、修整。窄埂、疏埂还要用新土加宽加固,不能掉以轻心。灾后鱼池与外界已通连的水体,这时也要抓紧填塞,进排水口更要检查,确保安全。 。可采用拉网检查,或是投喂草料、配合饲料,根据饲料摄食量,估算存塘鱼数量。一般草食性鱼日食草量为体重10%~12%,吃食鱼日食饲料量为体重6%~8%。①存塘鱼少的池塘,可进行清理后,抓紧补充鱼种或套养夏花;也可选择当年生长快、见效快的品种,如罗非鱼、革胡子鲶、露斯塔野鲮等进行放养。②存塘鱼较多的塘堰,则可按精养模式,补放常规养殖品种,加强管理。在9~11月进行3个月强化饲养,达到年底出售商品鱼的目的。③对于池埂全部溃决的池塘则排干水,经过彻底消毒后,养殖秋繁苗种,稀养速成,为明年作准备。若苗种难以解决,可种植水生经济作物,尽量减少损失。 ①尽快培肥水质。水灾过后,由于雨水稀释,养鱼池水质一般偏瘦,要尽快施肥,培育浮游生物。667平方米可用碳铵3~4千克或尿素2~3千克加磷肥5千克泼洒。若池水混浊,含泥沙量较大,可泼洒明矾或生石灰水,澄清水体。②确保鱼类的饵料供应。水灾过后,池中水温比较适合鱼类的生长,要保证吃食性鱼类的饵料供应。饵料应新鲜、适口,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每天增加投饵次数,并增加投喂总量,投饵量应以摄食情况及池鱼总量而定,一般以摄食后2小时略有剩余为宜。饵料的种类应精粗结合,合理搭配投饵注意“四定”。③抓紧鱼病防治。洪涝灾后鱼病的各种病原体容易孳生蔓延,引起鱼病发生。水灾后,除水体采取正常的净化措施外,还要用漂白粉、强氯精等药物消毒水体,杀灭细菌,并使用硫酸铜等药全池泼洒,防止鱼类寄生虫病的发生。补放的鱼种,无论来源于何处,都要药浴消毒,防止带病入池。投喂饵料时,应不定期投喂药饵,预防鱼病。
洪涝灾后渔业补救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