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给孩子讲故事的技巧.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给孩子讲故事的技巧给孩子讲故事虽然不复杂,但也不是很简单的事,不是看一本书,再消化一下,然后再讲出来就行了,这里面需要一定的技巧。综合起来看,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故事的选择为孩子选故事,要根据孩子的实际认知水平、年龄大小、兴趣爱好,选择与之相符的故事,内容简短,话语具有重复性,适合模仿,语言要优美丰富,同时要生动有趣,孩子愿意模仿和讲述。一般孩子都对认识和了解动物有着极大的兴趣,甚至产生亲切感,因此,可以多选择以动物形象为主的童话。具体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讲述时间。讲述时间不能太长,一般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为好,时间长了,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另外还要注意因人而宜,孩子思想若能集中,多讲一会儿也无妨,若分心了就赶快刹住,不要勉强,以免孩子对听故事产生厌倦心理。内容及体裁上。1岁以下的孩子,可以选择那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形象的图画书,比如和家里的家具、孩子的玩具以及其他孩子见过的东西相关的,这类书能让孩子们产生亲切感。1-2岁的孩子,可以读一些描写新事物的图画书,父母告诉他们书里画的是什么,并用声音、表情和手势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2-3岁的孩子,可讲些动物、植物等故事,贴近现实生活的故事当然更好。故事要短,形象要生动,情节不要太曲折。一般而言,故事的篇幅控制在250-450字左右。3-4岁的孩子,可以讲一些情节稍微复杂的故事,可多选择一些童话故事,因为童话以儿童幻想为特征,从不同角度向孩子展示奇异美妙的现实生活,告诉他们真善美与假恶丑。孩子3岁以后,物我开始分化,他们开始对人的故事和有关自然、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性故事感兴趣。这类故事,重点应放在讲清“发生了什么”,以拓宽视野,深挖故事主题。4-5岁的孩子,可以讲些神话、童话、民间故事。形象可以丰满一些,词汇量要逐步增加。5岁以后就应讲些历史人物的故事和成语、谚语故事,这些故事富有哲理,是启迪儿童思维和语言的好材料。此外还应适当注意故事的针对性。孩子可塑性强,可针对某些毛病和不足,选有利于矫治的故事,通过故事形象来启发诱导,达到自我鼓励和克服不足。比如,对于胆小的孩子可多讲些勇敢者胜利的故事,对自私的孩子讲些自私使人孤独的故事等等。二、目标要求2~3岁的孩子,能照着图画画书把一个简单故事的主要情节讲出来就可以了。语句不完整,需要家长一句句地教他说,逐渐提高。对于4岁以上的孩子,则应要求他能独立地重述简单的小故事;语言方面,应该语句完整、连贯,同时还应该有一定的语气。三、创设情境创设故事情境实际是一个还原生活的过程,孩子年龄小,社会生活经验贫乏,往往对故事的内涵领悟较困难。因此给孩子讲故事,首先应创设一种故事氛围,达到借景生情。具体做法可以通过“解题作铺垫,告诉孩子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要注意哪些情节和人物,等等。有这样一个开场,帮助孩子实现注意转移──集中到听故事上来,并意识到这个故事的新奇,作好“听”的心理准备。另外,要力求不断渲染故事环境,促使孩子神往于故事之中。情境渲染的途径很多,比如角色形象创设,讲故事者角色要到位,努力暂时摆脱或掩蔽自己的成分,按故事角色形象的个性及特点来寓情于境,以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四、语言要生动,力求声情并茂讲故事时要有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这样能让孩子听得开心,记忆深刻。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认识上也多是感性认识,所以当父母借助手势、表情、动作、眼神等身体语言表达故事意思时,可

给孩子讲故事的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anfengdao
  • 文件大小48 KB
  • 时间2019-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