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手法的种类从表达方式上,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直抒胸臆)、描写(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动衬静、明暗相衬、乐景写哀、哀景写乐、远近、上下)、记叙(赋、倒叙、设悬念)、议论(升华主题、画龙点睛);从表达技巧上(修辞方法):渲染、烘托、映衬、反衬、化用、虚实结合、正侧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卒章显志、以小见大、画龙点睛、铺排、幽默、含蓄、象征、联想、想象、比喻、起兴、借代、拟人、对偶、夸张、排比、反问、设问、衬托、反复、反语、互文、用典、叠词、婉辞等;篇章结构上:层层深入、首尾呼应、先总后分、先分后总、详略得当、巧妙过渡、铺垫。)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作用比喻: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加清楚明白;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拟人:就是把事物人物化,使事物增加人的感情,使事物更加形象化,更加生动。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也叫夸饰或铺张。(泊秦淮)2011年13、并称为“小李杜”的是()。A、李白和杜甫 B、李商隐和杜牧C、李白和杜牧D、,。2009年16.《泊秦淮》是一首().《泊秦淮》属于()。.,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2005年17.,隔江犹唱《后庭花》“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花》为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做乐曲,后人将其称为亡国之音,此句饱含着诗人对衰亡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2011年22、,城春草木深。(《春望》)2010年29、,家书抵万金。《春望》)2009年5、白头搔更短,。(《春望》)2008年22.,浑欲不胜簪。(《春望》)()。,。(《春望》)2005年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杜甫五律《春望》中的()《春望》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作描写了诗人身陷长安时所见的一片荒凉景象,抒发了忧时伤乱的感慨,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思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春望》是一篇借景抒情的诗歌,眼中的荒凉景象与他对家园的思念相联系。回答此类题目时,考生要把握以下两点:景和情。)答司马谏议书柔中寓刚特点“蒙教”、“见教”,以示敬意;即表明豁达有礼,又排除了个人恩怨,从侧面表明双方的矛盾主要是政治上的分歧。信中不说反驳对方观点,而说“具道所以”是为了取得对方的“见恕”;全文既驳谬论,又不失礼节,既坚持原则,又无诋毁之词,语气十分委婉,态度却非常坚定,充分表现了柔中寓刚的特点。用“游处相好”、”视遇厚”以示相互间友谊,不说自己坚定推行新法,而说如让自己“守前所为”,“则非某之所敢知”柔中遇刚在反复向司马光叙友情、求谅解的同时,却毫不讳言他们之间的分歧是不可调和的。在爽直地承认新法遭到“天下怨谤”的同时,却婉转揭示出这怨谤源于士大夫阶层的庸俗腐败,并声称自己毫无悔改之意。在表示愿意接受责备、“知罪”的同时,却用两个假设句暗示自己坚持改革、力争“大有为”的决心,并反衬保守派的无所事事和因循守旧。这种柔中有刚的论辩风格,比剑拔弩张更加坚韧有力。2011四、翻译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32、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2010年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驳斥司马光指责新发“生事”的观点时,所持的论据是()A.“受命于人主”B.“举先王之政”C.“为天下理财”D.“辟邪说,难壬人”2009年12.《答司马谏议书》、简答题(本大题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33.《答司马谏议书》批判了论敌哪些观点?作者对论敌的反驳,是建立在什么论事原则上的?2007年六、阅读分析题(本大题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本段运用了何种驳论方式?请概括论敌的观点。(4分)2、本段使用的论据属于哪种类型?这种论据有何特点?(3分)3、本段使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3分)2006年三、翻译黄横线的词及句子(本大题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冀君实或见恕也。2005年五、简答题(本大题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29.《答司马谏议书》引用盘庚迁都的史实旨在说明什么?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
大学语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