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拜佛礼仪.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拜佛礼仪我是个信佛之人,不过因为年纪轻,可能也不是很懂这方面的一些讲究,但我是个有心人,因为奶奶和妈妈的原因,我十来岁的时候就对非常礼佛,所以希望所有如我般善男信女能够虔诚礼佛,带着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态度,现在我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礼佛的一些注意事项:一、拜佛到了寺院,应该礼佛三拜,表达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而从柔软、徐缓而安详的弯腰礼佛动作里,感受到礼佛者的安定与谦卑。先来讲讲拜佛的四层意义::为了求佛、菩萨保佑,赐给幸运,免除灾难,求佛接引超度,感谢恩德。:对三宝恭敬,或为了感恩、崇敬,这种礼拜是从内心至诚恳切的自发产生的。:也就是为忏悔而礼拜。能做忏悔礼拜的人,必定已是谦虚,或正在学习谦虚的人,因此,忏悔礼拜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改变人的气质,使人变得诚实、温和、谦冲。:无相拜佛是一无所求而拜,其中又分三个层次。最初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的每一个动作,指挥着自己的身体在拜;进入第二个层次则是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但是指挥的心已经没有了;最后达到第三个层次,既没有指挥,也没有体验,但是清清楚楚知道人在拜,不介意这个人是谁?反正「他」在拜。所以,拜佛时,应当要慢慢拜下,慢慢起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非常清楚自然,动作缓慢一些、轻松一些、柔软一些,轻松缓慢地体验拜的每一个动作,以及动作的感觉,不要把拜佛的动作弄得急促、紧张。否则拜得太快,会慌、忙、急、乱,反而失去了宁静、安定。拜佛时,前额着地,背部保持平直,身体是柔软的,甚至接触的地面也是柔软的、清凉的。拜下去之后用自己的心体验自己的两只手掌,站起来之后,体验双手、双脚的动作和感觉。感觉自己的体验,体验自己的感觉,感觉每一细微的部分。如果拜佛的时候,只有动作而没有用心、缺乏惭愧心,那只是磕头如捣蒜的拜佛,对于人格的提升很难有作用。若是不便来寺院拜佛,也可以在家中佛堂或空旷明亮处,藉由礼拜来忏悔、感恩,或舒缓身心。特别是当您感到心浮气躁时,不妨透过拜佛的动作来安定烦乱的心思吧!动作解说:拜佛1、肃立合掌,两足成外八字形,脚跟相距约二寸,脚尖距离约八寸,目光注视两手中指尖。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状,腰徐徐下蹲,右臂向前下伸,右掌向下按于拜垫的中央(或右膝前方),左掌仍举着不动,两膝随即跪下。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中央左方超过右手半掌处。礼佛时,两脚尖勿移动或翻转。3、右掌由拜垫中央右方(或右膝前方)向前移动半掌,与左掌齐,两掌相距约六寸,额头平贴于地面。4、两掌握虚拳,向上翻掌,手掌打开,掌心向上掌背平贴地面,此名为「头面接足礼」。当头着地时,系以「额头」接触地面,并非「头顶」去着地。5、起身时,两手握拳翻转,手掌打开,掌心向下贴地,头离地面或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央(或右膝前方)。6、左掌举回胸前,右掌着地将身撑起,直腰起立,二只手合掌立直。此为一拜,至少三拜,多则以三数递加,如六拜、九拜、十二拜等。拜毕后尚有一礼,如世俗之作揖,名曰问讯,乃刚拜毕两手合掌当胸时,即以所合之两掌微侧向下(是时鞠躬),放至近腹处。后以右掌置于左掌之内,叠成拳式,缓缓从下向上举起与眉齐(是时已直其躬),在以两手徐徐放下合掌当胸,手心向上,右手叠置左手之上,两大拇指相连,此即大三昧印也(弥陀印即左手叠置右手之上,余与三昧印同),此为拜佛礼毕,头要略一低而已,手便散开而退。二、拜佛戒规是针对在家修佛者容易冒犯若罪而列,非常重要,学佛者千万不可忽视:寺院内的一针一线,不得取用若受师父馈赠物品,得捐款于功德箱内很多信徒随便于佛寺内厨房取物食用;或摘取寺内树上水果;或取食供桌上水果;或于寺庙作法会或打佛七,像这种举动,已严重犯了盗戒,盗用十方常住物(意即各地众生所捐之物品、金钱叫常住物),百分之百绝对下地狱受苦无量。寺院之物不分价值,微细至纵使你在寺庙打电话,而不投钱,就足够下地狱受苦。这叫因小果大,后悔莫及。三、入寺须知(一)入寺1、入寺庙,服装要整洁朴素2、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俱当顺着个人的左臂靠边行走3、入佛寺不可大声说话,勿随地吐痰,随地擤鼻涕,须心存恭敬4、寺内法器不可擅敲,袈裟、海青等物不可乱动5、入厕须换穿拖鞋。若穿鞋进厕,出厕后一定要洗净鞋底方可入佛堂礼佛6、在寺院浴室中不得小便、洗衣(二)拜佛1、拜佛之前,应洁净身体。勿食荤食、辛味、烟酒2、入佛堂应由侧门入,随身携带之物品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桌上安放3、入佛堂不得穿拖鞋、皮鞋,嚼槟榔,吃零食,吸烟4、于佛堂内不得大声谈话、喊叫,或躺或卧或跑跳、嬉戏5、进入佛堂内,不得高视佛面,当即低头即做礼拜,更不得溜达作观赏态,东张西望许多信徒一进佛堂内,不知顶礼跪拜,却在堂内走来走去,又站在堂内正中央,一直高视佛面,像观艺术品一样,如此甚是不敬。若要观佛面应站立于堂

拜佛礼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乘风破浪
  • 文件大小126 KB
  • 时间2019-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