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头条新闻 云阳网.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您的位置: 资讯中心>>头条新闻
巴阳:“枇杷之乡”让农民走上致富路
2012年 05月 16日 09:48:41 来源: 云阳网
本网讯(郭峰)“五月枇杷满树黄”。云阳县巴阳镇,一万余亩的枇杷,黄橙橙的,如星似坠的果实挂满枝头,吸引了县内外游客慕名而来。
近年来,享有“枇杷之乡”美誉的巴阳镇,靠山吃山,党委政府全力打造水果产业重镇,让农民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种植枇杷20多年
巴阳镇的枇杷种植有着20多年的历史。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的优越,为枇杷落地生根的创造了条件。
最先种植的是“土枇杷”,虽个头小,但吃起来像蜜糖一样甜,在云阳县就已小有了名气。
经过多年的嫁接、改良,从最先的“土枇杷”发展到品牌“小五星”,进而发展成现在的优质品种“大五星”、“解放钟”,新引进枇杷品种有“丰田10号”等,果子大、肉质嫩、汁多、含糖量高、风味独特,名列重庆名优水果目录。
枇杷产业在不断壮大。枇杷种植面积已从原来6000亩发展到12000亩,产量从3000多吨增加到6000多吨。价格也由原来的均价每公斤1元提升到现在的每公斤6元,果农收入翻了番。
成立枇杷专业合作社
2008年8月,在镇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巴阳镇的枇杷种植户自发组建了帮农枇杷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1100户,拥有枇杷面积2500亩,注册资金580万元。
如今,入社农户达到1460户,生产基地1万余亩,年产量5600吨,年产值3200万元。
合作社的成立为枇杷的管理和销售注入了活力。专业合作社请来专家开办技术讲座。实行合作社统一管理制度,传授果农修枝、施肥、打药、疏花、疏果等技术,提高枇杷质量。
近年来,巴阳镇依托帮农枇杷专业合作社,发展了水果经纪人200余名,专门负责枇杷的销售工作。
目前,专业合作社在北京、陕西、湖北、河南、山东等地都建立了自己的一级水果批发市场,从根本上稳定了水果的销售渠道。
在如今的巴阳农村,到处可见走村串户的水果经纪人。“这几年,每年从我手里卖出去的枇杷不下二三百吨,不仅解决了果农的销售难题,我自己每年也从中获利10万元左右。”巴阳镇水果经纪人魏光富告诉笔者。
“这下,巴阳枇杷真正成了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了!”合作社负责人王儒国感慨道。
枇杷专业合作社除了负责开辟水果销售市场外,还为本地枇杷注册了“巴峡”牌商标,并采取了礼品盒包装、邮政直销等形式,极大地提升了巴阳枇杷的品牌和形象。
枇杷节提升名气
连续五年成功举办“巴阳枇杷节”,让巴阳枇杷成为库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今年,我们迎来了第五个枇杷节,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枇杷节为期一个月,从5月10日—6月10日,比以往的枇杷节足足延长了10多天。在枇杷节里,果农们都挑出自家最好的品种展示销售,不仅让游客们一饱眼福,还能吃枇杷吃到爽。
5月13日,正值周末,巴阳镇阳坪村公共服务中心外,一大早就停了很多四方而来的车辆。二级路两旁挤满了购买枇杷的游客,旁边不远处的枇杷园里,几十个游客的到来,让寂静的果园变得异常热闹。
“我还没见过像这样又大又黄的枇杷,真是太漂亮了,看着都流口水。”来自开县某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小李惊喜的说道,他与4个朋友今天自驾一车,早早地从开县县城出发,赶到巴阳镇。
从万州来的游客唐先生带着妻子女儿,挎着竹篓,在一棵果实丰富的枇杷树下,采摘着已黄透的枇杷。小

头条新闻 云阳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jmy226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