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以诗状乐,各领风骚.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以诗状乐,各领风骚 诗乐同源,诗乐一体,自古而然。诗人把音乐作为审美对象,以音乐生活为诗歌题材,便产生了音乐诗。用诗的形式摹写音乐,源于《诗经》,经《楚辞》、汉赋、六朝诗歌的不断发展,至于唐代尤其是中唐,诗乐融合达到巅峰。不过,以诗状乐,诗人的筹码并不多,例如平仄、五声(加入声),直接来描写具有抽象性的音乐并非易事,诗人往往只能采取多侧面、多角度来摹写音乐。笔者拟从白居易、李贺、李颀、郎士元、李白等人的音乐诗来浅析唐代音乐诗摹写音乐的角度。白居易《琵琶行》:以声比声,声声含情…………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从“大弦”句到“四弦”句,十四句诗,运用比喻,以声比声,正面摹写音乐的旋律变化,声声含情。通过“如急雨”“如私语”、珠落玉盘、“水浆迸”“刀枪鸣”“如裂帛”,比喻细弦的轻音,曲调的清脆,节奏的急促,音高的铿锵。用“泉流冰下”“冰泉冷涩”“凝绝不通”,展示了旋律的低缓、滞重、半休止、休止状态。诗人白居易不仅绘声绘色地再现了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而且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揭示琵琶女起伏跌宕的内心世界,抒写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身世之叹,显示出极强的艺术魅力。李贺《李凭箜篌引》:以形状声,神奇瑰丽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褒贬,也没有直接抒写诗人的听觉感受,而是张开想象的翅膀,摄取多种动态物象,使之可见可感。如“融冷光”“动紫皇”“补天处”“逗秋雨”“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等,把自己对箜篌声的抽象感觉与情思,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营造出迷幻、瑰丽的形象,侧面烘托出了音乐神奇的音响效果。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水乳交融,构成可以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全诗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以景绘声,绮丽变幻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旁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枯桑老柏寒飕飀,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本诗状安万善所吹觱篥歌,有的如寒风吹树,飕飀作声,枯桑、老柏自有分别;有的如凤鸣,如龙吟虎啸,如百道飞泉,与秋天的各种声响交织一片。沉着者,恍如沙尘满天,云黄日暗;热闹者,恍如春日皇家上林苑,百花烂漫。诗人就这样采用不同季节的不同景物,描摹觱篥的各种声音,极言觱篥声的变化多端,把听觉的感受诉诸视觉的形象,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郎士元《听邻家吹笙》:以境托声,别开幻境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诗人避免对音乐本身正面形容,单就奏乐的环境作“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幻想,从而间接有力地表

以诗状乐,各领风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c6688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9-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