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竞争力——寻求亚洲共赢模式.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竞争力——寻求亚洲共赢模式
2003年11月17日 11:06 《新财富》
产业转移和重新分工,是经济全球化的一项重要特征。世界制造业中心正在向亚洲、向中国转移,配合这一转移,使本国成为新的全球产业链中的一环,在全球新产业布局下分得一杯羹,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
“我们有一款针,国外进口价为20多块钱,但我们靠自己的技术也可以做,只卖6块钱。某型号的德国针进口价为5块一枚,若我们来做2块钱成本就可以搞定。”温州龙凤针业公司总经理林海说。
一张机器人原画的加工,日本方面外包给中国动漫制作公司的价格大概是40元,而如果换成日本公司做则要100元。扣除员工画一张的价格3元,租金很便宜的工作厂房,每张再付给中介渠道大约10元,即使是40元一张的价格,企业依然能赚25元,%。张先生向我们介绍中国动漫加工行业。
“台达要扩张,当时面对台湾劳动力短缺的危机。那不是说工资高低的问题,而是根本就招不到工人。1992年4月,我到东莞考察,满大街都是人!而且这里的工人成本只是台湾的20%。”台湾台达电子中国区行政总经理曾纪坚回忆说。“制作领带所需的原材料产在我们中国。我们一条领带的生产成本比韩国和意大利等国家低很多很多。在嵊州一个优秀领带工人的月工资约1300多元,韩国和意大利则在2000美元以上,大约是中国的12倍。”浙江嵊州“金天来”董事长兼总经理范茂林如此评价。
而宁波利时集团董事长李立新在美国用计算器现场报出令ALCO公司从来未见到过的超低价格,利时公司的产品从此进入了美国主流市场,并开始影响着美国人的日常生活。
面对众多中国企业家,我们感受到中国产品的强大竞争力—劳动力。劳动力成本构筑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中的“中国成本”。“中国目前劳动力仍过剩,如果今后出现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流动和供给受到遏制,这种高度竞争情况便将结束,不过这种情况可能要等20年后才会出现。”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谢国忠在考察珠江三角洲后在本期撰文指出。
这样的成本不是人民币贬值就可以阻挡中国产品出口至全球各地。“即使小升3%-5%,对缩小巨大的成本差距亦帮助有限。”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在分析后说。来自深圳私人公司“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的声音是:“即使人民币升值三、四块钱,也不能改变我们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优势地位。”
有人惊呼,中国制造的产品“蛀空”了亚洲经济,也通过低成本、低价格威胁着全球经济。
关税、非关税壁垒等手段正试图将中国具有竞争力的低端制造品封杀于国际市场。“关税的提高仅仅是价格问题,如果关税提高一倍,中国打火机的价格,仍具有竞争力。但贸易技术壁垒却是我们很难突破的。”温州日丰打火机公司董事长黄发静正与欧盟进行着艰苦的谈判。
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将中国具有竞争力的高端科技产品扼杀于摇篮中是另一常见手段。思科起诉华为,除了知识产权的表面原因外,更多的人相信,仅为思科一半价格并且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大才是真正的因素。
事实上,中国竞争力的提升,“中国成本”并没有“蛀空”亚洲和全球经济,高盛(亚洲)中国经济分析师梁红认为:“中国朝着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全面转型,这一进程已经使得中国和亚洲国家之间形成了‘双赢’的局面。”
如何应对“中国成本”的竞争?
产业转移和重新分工,是经济全球化的一项重要特征。世界制造业中心正在向亚洲、向中国转移,配合这一转移,使本国成为新的全球产业链中的一环,在全球新产业布局下分得一杯羹,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
中国的企业也并没有想依靠“中国成本”继续下面的路。“价格优势是我们的一个优势,但我们不能完全依靠价格优势去占领市场。”黄发静反思。谢国忠的研究也表明,中国的竞争力正面临变局,中国的工业竞争正在深化。
中国竞争力变局
谢国忠/文
摩根士丹利近期组织了一个投资者团队,对毗邻香港的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了投资考察。珠江三角洲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主要地区之一,这个只占中国总人口6%的地区,却占了中国出口总额的1/3。这次投资考察参观了非耐用品、大型家用电器和机械设备制造三个行业的15家公司,确认中国正从更宽更深范围加快工业化进程。
无情竞争迫使中国工业深化
中国消费者喜欢量入为出,高储蓄低消费,这是因为人们的财富低于生产力。中国消费群主体具有很高的价格弹性,价格弹性导致商品价格大战。在我们最近的投资考察中,我们注意到,与进口产品相比,本地产品的附加值正迅速减少,这促使本地生产商纷纷投资仿制进口产品。
中国目前劳动力仍过剩,如果今后出现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流动和供给受到遏制,这种高度竞争情况便将结束,不过这种情况可能要等20年后才会出现。
在本次投资考察中,我们注意到,珠江三角洲的制造厂

中国竞争力——寻求亚洲共赢模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09-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