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一、声学
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
3. 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声速与传播声音的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
4. 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5.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弦乐器音调的高低与弦的长短、粗细及松紧程度有关。
6. 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7. 声音的品质叫音色,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8. 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9. 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对听觉和身心健康有损害的声音。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也可以传递能量。
二、光学
:能自行发光的物体。(注意:月亮不是光源)
。如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都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3×108m/s=3×105km/s。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光的反射定律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是光射到平滑表面所发生的反射,而漫反射是光射到粗糙不平的表面所发生的反射。这两类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简记为“等距、等大、对称、虚像”)。
: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实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肉眼观察到的像叫虚像。(实际光线相交成的像是实像,否则为虚像)
。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光的折射规律是: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9. 透镜的种类及相关名词: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有关透镜的几个名词:①光心O:透镜的中心;②主光轴:通过光心O和球面球心C的直线;
③焦点F: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④焦距f: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
11. 判断凸、凹透镜的方法:如果折射光线比原入射光线更靠近主光轴(即“会聚”),那么该透镜应是凸透镜;如果折射光线比原入射光线更远离主光轴(即“发散”),那么该透镜应是凹透镜。
12.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用到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
(2)“三心等高”: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3)物距和像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称为物距(u);像到透镜的距离称为像距(v)。
(4)凸透镜成像规律小结:
物距(u)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像的虚实
像距(v)
应用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测焦距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幻灯机或投影仪
u=f
不成像
制作平行光源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v|>u
放大镜
(5)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①一倍焦距分虚实(u<f成虚像、u>f成实像、u=f不成像);②二倍焦距分大小(u<2f成放大的像、u=2f成等大的像、u>2f成缩小的像);③凡实像必倒立且物像异侧,凡虚像必正立且物像同侧;④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1)眼睛中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0610886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10-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