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山的那边教案.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在山的那边》淄川第二中学杨凤菊联系电话:《在山的那边》学习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重音及停顿恰当。2、品味重点词语(“山”、“海”、“爬山”)的深层含义,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3、联系实际,理解人生的意义。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重音及停顿恰当。2、品味重点词语的含义。教学难点: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领会本诗所包含的人生哲理。主要教学策略:朗读;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童年时代,谁都有过美好而朦胧的“梦”,——精彩纷呈、五彩斑斓。而生长在大山里的孩子,他的理想会是怎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座山,去看看山的那边有什么!(板书课题,出示教学目标)二、检查预习字词情况。(出示幻灯片)注音并解释:痴想凝成一瞬间喧腾隐秘三、朗读诗歌(了解诗歌常识)1、学生默读,大致了解诗歌内容。2、教师配乐朗读,注意重音、语气及停顿。3、学生分组散读,教师巡视指导。4、指名朗读,师生评价优缺点。5、齐声朗读。四、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四人一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两节诗的大意,然后选代表发表看法,要求用语简洁、准确。教师明确:第1节童年时的向往与失望成年后的执着与感悟五、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所蕴涵的思想感情1、结合朗读重音,指导学生分组探究式阅读,讨论以下问题①“山”、“海”、“爬山”在本文有什么深层含义吗?②“痴想”这个词在这里指什么?③“铁青”是指山的颜色吗?如果不是,又表现的,是什么?④怎么理解“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句话?⑤“诱惑着我的山顶”中山顶的诱惑力在哪里?⑥“枯干”是什么意思?“枯干的心灵”如何理解?⑦文中多次写到“一次又一次”、“一次次”,有什么作用?代表发言后明确:①“山”象征着挫折、困难,“海”象征理想与信念,“爬山”象征艰苦奋斗。②痴想即痴迷,神往于外面的世界。③用了拟人手法,是“我”心情沮丧的主观感觉。“我”本希望看见大海,可望见的依然是山,大失所望,好象山在那里责备“我”痴心妄想,脸色铁青。④比喻幻想全然落空。⑤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是那样富有诱惑力。⑥“枯干”形容对理想的渴望;“枯干的心灵”指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变得充实而有活力。⑦强调“我”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教师要适当点拨,比如教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像信念、信心、战胜失望等等,再把握几个意象——山、海、爬山、全新的世界)在上述研读的基础上,思考诗歌所蕴涵的人生哲理。提问、归纳、明确(可多种):①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②不要企望一蹴而就,不要因

山的那边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乘风破浪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9-03-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