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选时第二节投资技巧第三节风险控制阅读材料第一节选时一、选时的意义(一)时机的概念时机不是“时点”概念,一般人要在最高点卖出,最低点买入是很难的。因此,只要抓住大的时机,在次低点买入,在次高点卖出就足可以赚到令人满意的钱了。时机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时时存在。升也可赚,降也可赚,不同的股个性不同,所以不必为丧失一个时机后悔,关键在于把握大势。时机不是一律雷同,而是因人而异的。机构因数额巨大,一下子买卖很不容易,因此他们必须及早抓住机会,一路逐渐补进或卖出,而小户投资者则不必如此,只要抓住一次较有利的机会即可,其他机会对他没有意义。(二)选时的重要性这里以一实例说明。如美国的IBM公司在数十年间是极其稳健的杰出成长股。以其1962年底到1974年底的表现而言,12年中它经历了3次重要涨升(1962—1965年、1966—1968、1970—1972年),3次明显的跌落(1966年、1969—1970年、1972—1974年)。%。也就是说如果投资人在这12年中一直持有这种成长股而不考虑市场时机,%的报酬。但是,如果投资人在三次上升接近顶部(不是最高价)时卖出,在三次跌落接近底部时买进,则年平均报酬可达14%以上,收益将达到不考虑股市时机的一倍。二、如何选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研判:(一) 从经济周期看股市时机当经济将进入谷底之前三个月至半年,可以买入。当经济接近高峰前三个月至半年应卖出。具体的研判可以运用第二章君安证券的研究成果,也可以运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卡斯特经济景气预测的结论。当经济处于红灯区,说明经济处于超热状态,国家很可能采取调高利率、银行准备金比率等紧缩政策;当经济处于紫灯区,说明经济处于超冷状态,国家将采取降低利率、降低银行准备金率等措施刺激经济增长;经济处于绿灯区,说明经济运行正常;黄灯区为过热区域,蓝灯区为过冷区域,可以根据经济走向判断经济正在向好还是向坏。(二) 扩容政策看股市时机当处于扩容真空期时可以买进,当处于扩容高峰期时应卖出。可以根据流通股市值曲线进行预测。(三)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看股市时机当财政政策从紧的财政政策变为扩张性财政政策之前,当货币政策从紧变为放松之前,当银行利率有下调迹象之前时应买入。而货币政策从放松变为从紧之前,当银行利率有上升迹象之前应卖出。(四)从社会心理看股市时机当持股投资者感到很紧张时,当股价持续上涨使得投资者此时的外部情绪达到最乐观而内心却动荡不安矛盾重重时,往往预示着股价要下跌,应当卖出股票。反之,当持币投资者感到很紧张时,应当买进股票。可以通过成分股指数与综合指数之间价格的不协调的异常波动进行预测。公式:Z=1-RR≤1;0≤Z≤2; R:表示X与Y的相关系数;X:上证综合指数,Y:深圳成份股指数。当X与Y完全正相关时Z=0;完全不相关时Z=1;完全负相关时Z=2。数据采集区间:N=5---15;实证证明N太小会增大误报的概率,N太大,会增大漏报概率。N=10较好。可以以N=10的Z10为主,参考Z5与Z15。判断原则: Z10<,行情基本保持稳定或仅有缓慢的趋势变动;若Z10快速上升,,变盘即将发生;Z10上升的速度越快,数值越大,表示变盘的信号越强烈,此后指数的变化幅度往往越大;当信号出现后,变盘方向需根据原有趋势方向,指数位的高低和沪深指数背离方向这三个因素综合判定。(五)从公司利润看股市时机当公司利润将持续增长前买入该公司股票,当公司利润增长率下降前卖出该公司股票。(六)从技术分析看股市时机当股指不断下跌,跌幅已深,成交清淡,一片悲观之时,下跌趋势减缓有做底迹象时买入。当市场极度沸腾,股指连创新高,有做头迹象时卖出。在技术上为了更稳健,可以将K线、均线与成交量为参照,当有一、二种指标背驰,对行情迷惑不解时,停止操作,进行观望。三大系统中,成交量、量价关系最重要。(七)从价值中枢看股市行情当股指高于年线很多,处于年线为中轴的轨道的上轨时,或市场平均市盈率远远高于银行利率的倒数时,应当卖出股票。当股指低于年线很多,处于年线为中轴的轨道的下轨时,或市场平均市盈率远远低于银行利率的到数时,应当买进股票。(八)从收益变化看股市时机多头市场主要赚钱的时机在主升段,约占整个收益的40%。空头市场亏损在主跌段,也为亏损的40%,但也有前1/4空头市场亏损一半以上的情况。据此可以决定买入时机与沽空时机,处理好收益与风险的关系。(九)从突发事件看股市时机如1994年的“三大政策”,1995年的关闭国债期货,2001年对国内投资者开放B股市场。(十)从周边金融环境看股市时机如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波对股市会产生不良影响。大盘的变盘就是量变到质变,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过程。因此,
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