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家校联系凝聚教育合力淮安市流均镇初级中学王文进【摘要】学校和家庭是教育学生的两大基本阵地,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双方必须努力加强两者的联系,相互配合协调,才能促进教育和谐。针对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互相脱节或联系不紧密的问题,本文提出加强家校联系策略,其目的是利用现有的学校教育资源,开发家庭教育资源,形成家庭、学校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合力,实现学校、家庭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一致性与和谐性,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着重从家校联系的渠道、注意事项和成效等方面进行初探。[关键词]:家校联系渠道注意事项成效[正文]加强家校联系渠道登门访问家庭。学生的认识、情感、学习能力、动机和性格等都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有着密切关系,家访作为一种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有着其他联系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些问题单靠电话、联系本很难讲清楚,你没有与家长当面沟通,就不可能真正全面了解学生。老师通过家访可当面介绍学生在校的表现,与家长共同分析如何使学生进步,当然班主任掌握一些的家访艺术与策略,不仅要普访,还要多访、重点访;不仅要访问一些品德不良、学习困难的“问题学生”,也要访问那些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实地了解“好学生”成长的环境,总结其成功的经验,便于积累教育经验。书面联系家庭。它是班主任和家长通过家校联系手册、书信、函、便条等书面方式共同教育学生、沟通双方的一种形式。我们学校主要的方式是建立家校联系册,老师把学生的学录,周末发给学生带回家,要求家长督促自己孩子在家的行为表现,如实反映自己孩子在家情况。家校联系册是家长和学校沟通的代言人,是了解孩子在校和在家情况的一周记事本。书面联系家庭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如有时为帮助一些后进生,或有一些偶发事件的发生,可以不定期与家长开展书面(信、便条、函、联系卡等)交流。借助信息平台促沟通。现在有些家长由于各种活动频繁,难于定期同学校老师会面,因此给学校和家长及时沟通带来不便,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快捷、高效的沟通方式,借助高速的信息沟通平台,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如电话、网络、短信等方式。有些学校现在普通采用校讯通这个方式,它是一个融合了手机短信、语音合成、计算机网络集成综合服务、等多种先进IT技术的新一代家校联系工具,它对学生、家长、学校三方的信息予以有效连接,实现学校和家长之间全方位的沟通,家长可通过计算机或者手机进入家校联系平台查询孩子在学校的各项表现,及时获取教师的留言和通知,同时可以把孩子在家庭的表现和自己的想法及时反馈给教师。如果家长的工作比较繁忙,无法及时浏览各类信息,可以选择家校联系平台提供的短信通知和语音提醒功能,系统就会自动把教师的各类留言、学生的在校表现和历次考试成绩等信息自动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无论家长身在何处都可以掌握孩子的情况。可以说,这种互动式先进信息传输方式,是一种快捷、高效的沟通方式,有着其他沟通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也给学校管理和家校沟通带来了极大便捷。家长访问学校。接待家长校访也是家长密切联系学校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设立安排家长接待日、开放课堂等方式让学生家长经常到学校、班级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老师要鼓励家长参与到
建立家校联系,凝聚教育合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