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德国的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这样的话.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德国的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这样的话:“教育本质上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入的变革,那就不能成其为教育”。这对教育是多么完美的一种描述啊!如果教育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呈现,那承担教育的人将是怎样的一群人?     一、他一定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     有位哲人说过: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绝对不是分析、理性、程序、而是一种激情和本能。也许有些绝对,但是我想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教师,这种激情,或者是比较张扬,或者是相对内敛,但一定是激情!前者以优秀教师李镇西为代表,后者以魏书生为典范。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成就事业的激情。     教育原本就是一首诗,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在变换着不同的主题,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够提出问题,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散文家张放在描写徐志摩教书时为我们呈现了这样一副场景:“他给我们在课堂上讲英国浪漫派诗,特别是讲雪莱,眼睛朝着窗外,或者对着天花板,实在是自己在作诗,天马行空,天花乱坠,大概雪莱就是化在这一片空气里了。”徐志摩先生做教师的时候,每每上课,有时干脆把学生带出室外,到青草坡上杂乱躺坐,听小桥流水,望群莺乱飞,学生在他的激情引领下,随他遨游诗国。这样的教师,这样的课堂实在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写诗是需要有灵感、悟性和冲动的,真正的教师也应具备这样的品格,永远憧憬明天。在心中永远有一股激情,有一种冲动,如果这些东西停止,那么在一个教师身上展现出来的东西,就会变的平常、平庸、平淡。那些教育行为就会变的琐碎、乏味,缺少感染力。     二、他一定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因为有爱,常常就可以唤起一个冰封的内心世界。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师成功的基础。我们有很多教师日复一日地在教,但是他从没有在教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心中也从没有取得一种爱的热潮。这样的教师永远也不可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永远也不能把握教育的真谛。在教育上,只有用爱心才能赢得爱心,用感动唤起感动。     曾经读过一篇关于李叔同先生的文章,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课堂上,先生看见一位调皮的学生在看课外书,下课后,当别的学生陆续走出教室了,身着长衫的先生轻轻地走到这个学生的面前,深深地给这个学生鞠了一躬,面带温和的微笑,说:“下次请不要看课外书了!”在给教师做培训的课堂上,我无数次引用过这个教育的小细节,每一次都感动于先生的那颗包容学生的大爱之心,只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就显示出了名师的真风范、学者的大气度、师德的高水平。     如果我们做教师的人,对教育事业有一份恒久的热爱之心,对学生有一颗仁慈宽厚之心,教师和学生之间所获得的沟通就会在心灵深处最温暖的地方。爱,有时候也许并不需要语言,对犯错误的学生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轻轻的触摸,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其实都源自人性深处的爱,源自人心深处的善意,但是正是这些东西,“最是无声胜有声”,如果有了这些,我们还会因为学生偶尔的过失而声色俱厉地斥责吗?还会有语言过激对学生的心理伤害吗?还会有冲动地对学生身体的惩罚吗?     如果心中有爱,教师就会把自己的工作对象当成真正的人,那他就会在自己的潜意识中,时刻洋溢出一种人文的精神,一种人性的关怀。冷落学生、讽刺学生、训斥学生在他

德国的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这样的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流水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1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