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崖之辞赏析庄子《无端崖之辞》这一课讲了七则寓言故事,有离奇的任公子钓鱼;有捧腹的曹商受训;有悲惨的混沌之死。有匠石运斤成风;有列御寇表演射箭;有惠子痴守腐鼠。外加一则有名的涸辙之鲋。 人活一世,转瞬百年,首先得有一个郢人做你的“质”。匠石运斤成风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知己难求。匠石质死,不复运斤。庄子过惠子墓对随从的人说,我的对手惠子死了,再也没有人可以和我说话了。这是一代贤者的孤独呓语。“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自此之后可能真的没人跟他好好说话了,即使是谩骂。 惠子守着自己的“合同异”,灿烂着庄子的生命。 他们的友谊要从古人的谈天说地讲起。那时没有手机,人的生活反而更充实,那个时代的大家们都是喜欢思考的,惠子经常在树下思考,庄子也就去树下思考。他们高谈阔论,累了就睡在树下。自然变化是他们智慧的源泉,在桥头,他们讨论鱼是否快乐的问题,在河边,他们讨论大葫芦是否有用的问题,在树旁,他们讨论无用为大用的问题。也许惠子是庄子眼中的智者,可与庄语,但他比庄子活得世俗。 惠子相梁,庄子前去看望他。这个故事应该发生的他们论道的早期。在战国,庄子的名声是很大的,庄子去找惠子,惠子当然会紧张,尤其是跑到人家的工作单位,单位领导看到了就不好了,要知道,请到庄子做相,还是蛮不错的。惠子在国都搜捕庄子几天几夜,庄子对这奇葩事是很不屑的,他又不是孙膑,不可能被庞涓害到。他主动去给惠子上了一堂什么叫鹓鶵的伦理课,顺便讽刺惠子这只猫头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对,想做国相,还用得着跟他抢,何况此时的梁国,已不是令人生畏的魏。 “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你是想拿你的“梁国”呵斥我吗?振聋发聩的反击。你的梁国不过是一只死老鼠罢了,何况我庄周还是一只凤凰。这则寓言故事讲惠子一类的人贪图功名利禄,而庄子像凤凰一样高洁,对世俗的功名是不屑的。用比喻的手法,道出庄子对功名的态度。 惠子的关注点是有问题的。后来张仪取代惠子成为梁国国相,约纵连横,叱咤一时。 惠子为了名利忘了庄子只不过是个追求自由的穷疯子,也忘了,他是自己的朋友,也许到死他都不知道庄子把他当做郢人,是可以默契一生的挚友。 庄子真的不求名利,用现代人的说法活得很空洞,很不现实,庄子不求名利,就像苏格拉底不求生一样,不求名但也要吃饭的,一家老小经常饿着肚子,他就去监河侯那借,监河侯假意推脱,庄子把自己比喻成涸辙之鲋,希望求得斗升之水活命。燃眉之急。我理解庄子委婉的谩骂,不理解做圣贤为什么一定要贫穷,也许这就是圣贤的独特之处。我任逍遥自来去,管他笑傲定乾坤。 或许在庄子的世界里谈吃喝是最次要的!就像苏格拉底每天起床破衣烂衫出门讲道一样,他家徒四壁,妻儿无以果腹。虽然理解不了他们。还是得勉强不用一般人的观念理解他们。 任公子钓得大鱼而其他人钓不到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答,有钱!任公子有钱买五十头牛做鱼饵。 伯昏无人为什么敢背对深渊足二分在外气定神闲? 学生答,胆子大。 用世俗的眼光去解读庄子,庄子会不会被气诈尸? 任公子是庄子的抱负,无人是庄子的道,混沌是庄子的状态。 心中无我,不惧深渊。心有乾坤,投竿东海。心在万物,内中混沌。 混沌之死这则寓言讲的是庄子“去人为”的思想,讲一切都要顺其
无端崖之辞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