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共筑孩子发展路数学杨艳感谢!习惯一、读题,认真理解题目要求。A类:从未帮助孩子读题的家长,或者孩子认字量相当少的家长。 1、第一遍:看清每一个字。 2、第二遍:完整地读一遍题目要求,说说题意,勾出关键字词。 3、第三遍:正确理解之后再读一遍,加深记忆和理解。B类:孩子已经有了一定认读题目的经验,部分题目可以独立尝试。让孩子学会自己读题,猜题(目意思),猜关键字。家长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孩子分析题目的意思,常用的提问方式有:①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画圈、连线、涂色、填空、计算……);②要求怎么做?(把谁圈起来?把什么样的连起来?把什么涂上颜色?……)。例如:“把同样高的涂上相同的颜色。”提问:做什么?(涂色);把谁涂上颜色?(同样高的);涂什么颜色?(相同的颜色)。二、独立解决,自己检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1、理解了题意以后,让孩子自己答题。2、答完题后,自己对照题目要求进行检查。原则:不能只看答案,而是要再看题目要求,对照题目要求检查过程、最后才是答案。(如果是填空题,最基本的诀窍是读一读看是否通顺;是计算题一定要再算一下……。)三、三种改错的方法孩子自己检查以后再邀请家长检查,如果发现错误,家长根据错误情况教给他改错的方法。 1、A类:粗心的错误。家长发现错误后先不做任何提示,只是提醒他再看题目要求、图或者文字,然后对过程、答案进行思考。 2、B类:方法、知识错误。孩子自己不知道为什么错,家长可以给他提示。例如: 某题:下面哪一行不一样,在它后面的括号里画“√”。(1)1、2、3、4、5() (2)2、4、6、8、10() (3)5、6、7、8、9() 3、C类:无法理解的问题。有些错误家长提示方法以后都不能解决,必须家长讲解方法、过程,帮着孩子做出来的,提醒孩子在老师讲解类似问题的时候注意听。四、有错必改,错误不过夜。作业包括四种:课本、《数学实践园地》、《口算题卡》、家庭作业题单,有时候还有试卷。标准:作业一次性全对,书写工整☆☆☆作业一次性全对,书写不太工整☆☆作业没有全对(有错题),没有☆,整课中的错题全部改完了奖励☆五、记录作业所用的时间。
家校携手,共筑子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