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描写,作到“文中有剧”四川彭山青龙初中徐敬德一、【小引】要放假的时候,唐敏里同学交来了一篇题为《烤香肠》的作文。读作文,我看到了儿童活泼,淘气,真纯,可爱的形象,体味到了小作者留恋童年生活,喜爱童年生活的感情。可是,这“形象”,不鲜明,不生动,是模模糊糊的;这“感情”,不浓郁,不突出,是朦朦脓脓的。这,是因为作文缺乏恰当描写的缘故。不会恰当地使用描写,是好多同学作文中存在的共同问题。为此,我对《烤香肠》作了全面的修改,并借此机会,和同学们谈谈描写和怎恰当样描写的问题。二、【修改示例】烤香肠唐敏里 【原文】12月间,放学回家,书包一丢,叼起一根甘蔗就去找伙伴,商量决定去竹林烤香肠。 【修改】12月的一天,我和几个伙伴商量决定,放学回家去竹林里烤香肠。【评析】这一段是事件的缘起。作文主要缺点是不简洁。而且,写放了学才“叼起一根甘蔗去找伙伴商量”,不如写在学校里时就“约”,“在学校里时就‘约’”,不仅方便些,还表现了去烤香肠的急切。“叼起一根甘蔗”是描写,可是,它和烤香肠关系不大,所以略去了。这告诉我们,恰当的描写,不是处处描写,而是在该用描写处才描写。【原文】于是分头行动,各自回家偷了节香肠,带上打火机,到竹林里集合。 【修改】一回到家,我们就开始了行动,“偷”了香肠,带上打火机、刀子,到竹林里集合了。【评析】这一段是事件的开端。交代清楚就行,没用描写是对的。因为要“清楚”,所以根据后文添上了“刀子”。香肠是自家的,虽是悄悄地“拿”,有“偷”的意味,但毕竟不是真正意义的“偷”,所以给“偷”加上了引号。【原文】人到齐了,吩咐小的去拾笋壳,我们几个大的则削竹枝。准备就绪后,烤香肠开始了,把竹枝纵插进香肠内,尽量穿过香肠,不然容易掉。点火了,火势很猛,映衬着我们欢快的心。团坐下来,把香肠放在火上,不断地翻滚,像街上卖烧烤的一样神气。很快,香肠的皮烤破了,接着,冒出一股股的油,伴随着嘶嘶的声音,我们更加喜悦了。 【修改】人到齐了,小的去拾笋壳,大的就砍竹子,划篾条,穿香肠。准备就绪,烤香肠开始了,我们学着街上卖烧烤的样子烤了起来,把香肠伸到火上,不断地翻动。笋壳火势很猛,一会儿,香肠的皮烤破了,接着,冒出了香喷喷的油,发出了“嘶嘶”的声音,我们好兴奋!【评析】这一段是事件的发展,和主题的关系密切,小作者使用了描写,这是应该的。作文中,“我们”烤香肠的神态、烤香肠时的所见所闻,都是不错的描写。缺点是“穿香肠”写得太拉杂,“削竹枝”不符合实际,“吩咐”破坏了和乐的气氛,于是改掉了。【原文】姜还是老的辣,我的最先冒油,他们一个个焦急地握着竹枝不停地转。一个小家伙高叫起来:“噢,我的冒油了,”其他的见了他骄傲的神气,都有些羡慕。 一个个的都开始冒油了,夹杂着噼噼啪啪的声音,仿佛放鞭炮一般,油止不住的冒着,我已吞了好几次口水。 【修改】这个说:“看,我的冒油了。”那个说“哇,好香啊!”有的还打起了明天的主意,说:“明天下午放学,我们又来!”我看了看他们,有几个都在吞口水了。 【评析】这一段写的是“我们”烤香肠的情形,是事件的重要部分,当然该使用描写。小作者是使用描写了,可是却没有用好。“他们一个个焦急地握着竹枝不停地转”,和上文重复;“夹杂着噼噼啪啪的声音,仿佛放鞭炮一般”显得太夸张;“姜还是老的辣,我的最先冒油”的说法,不大合乎情理;而人物的语言描写显然不足,改了改
恰当描写,作到“文中有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