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是上海全面落实、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按照中央对上海发展的定位,着眼于实现“四个率先”要求和建设“四个中心”大局,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和全国发展的大环境,推进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对于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物流业是运用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方法,对分散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进行系统整合和一体化运作的复合型产业,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中央九部门《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和《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结合“十五”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简要回顾 “十五”是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较快、城市物流功能显著增强、物流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五年。《上海市“十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本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物流业规模和效益不断提高 “十五”期间,物流业增加值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1年至2005年,,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13%左右。物流货运量持续扩大,2001年至2005年,,%;,%,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从634万标准箱增加到1808万标准箱,年均递增30%;,%。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三,浦东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也跻身全球前十强。与此同时,全社会物流成本逐年下降。据统计,%,比2001年下降近1个百分点,企业流动资产和商品库存周转速度有所加快,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详见附件一:2001~2005年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表) (二)现代物流支撑体系日渐完善 “十五”以来,上海加强了支撑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设施、信息、政策三大平台建设。功能性、枢纽型、网络化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洋山深水港一期正式开港,外高桥港区四、五期建成,浦东国际机场二跑道投入运营,高速公路网初具规模,浦东铁路建设和内河航道改造进展顺利,为促进物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物流信息化建设跃上新台阶,“大通关”平台和电子口岸建设不断深化,上海口岸通关效率和物流信息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电子标签及标准化立体仓库、自动拣选设备等物流技术装备得到逐步推广和应用,提高了物流运作效率。物流政策和环境不断优化,市政府制定的《关于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中,明确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相关行业协会开展了物流企业综合评估试点和物流师资格认定等,努力营造良好的物流业发展环境。 (三)重点物流园区开发建设稳步推进 “十五”期间规划的四个重点物流园区开发建设,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深水港物流园区以洋山深水港一期
上海市现代物流“十一五”规划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