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申报流程特色小镇申报创建是一个复杂的流程,涉及特色小镇申报要求(培育要求、规划建设要求、基本申报要求)、特色小镇申报流程、特色小镇审批程序及特色小镇运营评审到最后达标命名的一系列过程,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准备材料,本文就为大家详解申报到命名整个流程,费心整理,希望大家支持!工具/原料《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通知》建村[2016]147号《关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建村建函〔2016〕7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特色小(城)镇建设促意见》发改规划[2017]102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保持和彰显特色小镇特色若干问题的通知》建村[2017]144号方法/步骤特色小镇培育要求:1、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产业定位精准,特色鲜明,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现代农业等发展良好、前景可观。产业向做特、做精、做强发展,新兴产业成长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效果明显,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手段,推动产业链向研发、营销延伸。产业发展环境良好,产业、投资、人才、服务等要素集聚度较高。通过产业发展,小镇吸纳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增强,带动农村发展效果明显。2、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空间布局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整体格局和风貌具有典型特征,路网合理,建设高度和密度适宜。居住区开放融合,提倡街坊式布局,住房舒适美观。建筑彰显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公园绿地贴近生活、贴近工作。店铺布局有管控。镇区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土地利用集约节约,小镇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协调。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突出。3、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得到充分挖掘、整理、记录,历史文化遗存得到良好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形成独特的文化标识,与产业融合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中得到充分弘扬。公共文化传播方式方法丰富有效。居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较高。4、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基础设施完善,自来水符合卫生标准,生活污水全面收集并达标排放,垃圾无害化处理,道路交通停车设施完善便捷,绿化覆盖率较高,防洪、排涝、消防等各类防灾设施符合标准。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服务质量较高,教育、医疗、文化、商业等服务覆盖农村地区。5、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发展理念有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有创新。规划建设管理有创新,鼓励多规协调,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合一,社会管理服务有创新。省、市、县支持政策有创新。镇村融合发展有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小镇健康发展,激发内生动力。特色小镇建设规划要求:一、尊重小镇现有格局、不盲目拆老街区1、顺应地形地貌。小镇规划要与地形地貌有机结合,融入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要素,彰显优美的山水格局和高低错落的天际线。严禁挖山填湖、破坏水系、破坏生态环境。2、保持现状肌理。尊重小镇现有路网、空间格局和生产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下细致功夫解决老街区功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等风貌特色缺乏问题。严禁盲目拉直道路,严禁对老街区进行大拆大建或简单粗暴地推倒重建,避免采取将现有居民整体迁出的开发模式。3、延续传统风貌。统筹小镇建筑布局、协调景观风貌、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新建区域应延续老街区的肌理和文脉特征,形成有机的整体。新建建筑的风格、色彩、材质等应传承传统风貌,雕塑、小品等构筑物应体现优秀传统文化。严禁建设“大、洋、怪”的建筑。二、保持小镇宜居尺度、不盲
特色小镇申报流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