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工程“回头看”工作总结
书屋工程“回头看”工作总结
我镇共有十三个行政村,从xxxx年开始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农家书屋共有五个,今年计划在建的农家书屋有四个。目前我镇的农家书屋成为当地农民求知、求富、求美、求乐的重要载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建设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农家书屋办好。目前,结合当前农家书屋回头看活动针对我镇对于农家书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最受村民欢迎的是农业技术方面的书,但这些书在书屋里所占比例并不是很大,而且农业技术更新很快,书屋现有书籍却多是好几年前的版本,其中介绍的许多技术已经显得过时; 2、有相当比例的村民不识字或识字不多,阅读书籍有一定困难; 3、不同地区的农民对于技术类书籍的需要不同,这主要是由当地农业结构决定的,农家书屋的书针对性不够; 4、有的书籍与农民生产生活相脱节,借阅率不高; 5、书籍更新慢,难以保持村民的阅读兴趣; 6、必要的阅读视听设备和电子音像制品较缺乏。 7、图书管理员补偿问题。农家书屋是一个公益性事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还要有专人管理,付去大量的时间,他们不能外去务工挣钱,甚至还要耽误自家的农活,这就使得书屋管理员顾虑重重,影响书屋正常运行。因此,要提高管理员的积极性,也势必充分考虑他们待遇与补偿问题。让他们安心本职工作,更好地服务农民群众。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如下: 1、在每个农家书屋建设前,可由市县文化部门对各村进行调研,了解村民需求,提出书目,有针对性地配备书籍,增加特色种养项目书目比例; 2、通过订阅相关期刊来满足农民了解农业新技术等方面的要求,可规定农家书屋配置一定比例的期刊; 3、配备必要的阅读视听设备,增加关于农业技术、法律等常识普及类的电子音像制品,适当增加配有图解的书籍来满足阅读文字有困难的村民的需要; 4、在各村配备不同书籍的基础上,以县为单位进行统筹,不定期轮换,使书籍流动起来; 5、适当配备工具书和百科全书,满足村民的需要; 6、积极组织各种培训、宣传和娱乐文化活动,使书屋发挥更大作用; 7、保证书屋的公益性质的同时,支持多种形式的建设方式,建议书屋与新华书店联合,开展预定与代销农民所需图书等经营性活动,在满足农民需要的同时,通过经营维持书屋发展。12尾页
书屋工程“回头看”工作总结(精简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