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书生:九大关键词解读《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09-7-30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日前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这是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对应对金融危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有着重要意义。为充分发挥决策部门、智库机构的宏观政策解读及产业前瞻指导作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7月26日共同召开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专家座谈会”。 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办副主任高书生在座谈会上表示,《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一个战略性产业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振兴规划”是10+N的第一个N,首要目的是为了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应对金融危机为契机大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意义非常深远。这次《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也可以看作是“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延续和升华。高书生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解读归纳为九个关键词: ·文化创意。规划纲要明确了文化创意是和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并列的一个概念。这从概念上首先把文化创意和文化产业的关系明确了。·文化传播渠道。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渠道。具体来说,就是八项重点任务当中的第六项,即发展文艺演出院线、推进有线电视网络、电影院线、数字电影院线和出版物发行的跨地区整合。·文化资源整合。规划制定原则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规划中的重点任务,无论是培育骨干文化企业还是建设文化传播渠道,都非常明确地提出要推动文化资源的整合和结构调整,特别是提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发展。·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基地的建设是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初期必经的阶段,产业基地的功能主要有两项:第一项就是要发挥这种集聚效应;第二项就是发挥孵化的功能。振兴规划明确提出坚持统筹规划,做好文化产业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同时,凡是列入到全国性文化产业基地建设规划的都要在基础设施建设、税收优惠,包括资金支持上给予重点支持。·骨干文化企业。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经营、有较强市场竞争力、产值超百亿的骨干文化企业。在重点任务当中也明确提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重点文化产业中选择50家左右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集团公司,培育成骨干文化企业。·新兴文化业态。规划明确提出文化发展的双动力,就是坚持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在具体的政策措施当中也明确提出要研究制定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的具体范围,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实际上就是指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总的目标是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升级。包括发展广播电视上的新业态,比如说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网络广播电视、数字广播电视、手机广播电视,也包括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还有一些在出版商的新兴业态,同时在音乐、电影、流动演出等等方面都要求加快关键技术设备的改造更新,研发核心技术。对外文化贸易。在对外文化贸易中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特别强调的是以企业为中心,重点是扶持体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同时明确提出要抓好国际营销网络的建设,鼓励我们的文化企业到境外设立研发生产基地,生产和开发适合当地文化消费特点的文化产品,真正使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影响力。·建设主题公园。这方面将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对扩大文化消费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主题公园。
高书生九大关键词解读《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