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科举制度探秘.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科举制度探秘.ppt科举制度探秘第一节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官学制度、私学制度、家庭教育、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的特征及教育思想第二节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明清时代的三级考试、科举制度流弊与功过第一节中国古代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以及教育设施的总称。中国的教育制度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古代教育制度萌芽期:原始社会后期建立期:夏商周时期消亡期:清末新式学堂建立后繁荣期:唐宋时期一、官学制度官学是由官府开设的各类学校。最早在夏代就已有了正式的学校,这是教育制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此时期奴隶主贵族垄断学校教育,平民无受教育权利。1、建立期(“学在官府”)夏代:奴隶主阶级的成员在官学中接受教育,包括生产技能的学习和武士教育。商代:学习文字知识,并接受“六艺”等文化技能教育。西周官学教育国学(大贵族子弟学校)乡学(一般贵族子弟学校)小学(7年制)大学(9年或更长)识字和“六艺”学习修身、治国的相关知识2、发展期汉代:“独尊儒术”促进了官学的进一步发展,此时期官学教育内容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中央官学:太学、鸿都门学、四姓小侯学地方官学:在郡国设学、县邑设校,乡设庠,村设序。魏晋南北朝:西晋设国子学和太学。南朝刘宋设立儒学、玄学、史学、文学四馆进行分科教学,视为官学制度的一大创举。3、繁荣成熟期隋代:中央设国子寺,下辖五学。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和律学。唐代:中央设国子监,下设六学。在隋代基础上增设了算学。学制多为9年。地方官学主要有府学、州学、县学三级学校。宋代:承袭唐代,国子监又增设了武学、画学、军监学等。地方设州学和县学。4、衰亡期明清时期,学校在社会上得以普及,但学校已沦为科举考试的附庸,丧失了教育的职能。明代:中央官学—设国子监,有北京、南京两监。学生统称为“监生”。学制4年。清代:中央官学—设国子监,仅北京一监,各方学校输送来的称“贡生”,直接招收的称“监生”。学制3年。思考:中国古代官学制度的特点。二、私学制度中国历代由私人开设的各类学校统称为私学。春秋战国:孔子首开私人讲学,招收不以出身为限,实现了平民教育的普及,主要讲授儒学。与儒学并行的还有墨学(生产技能、几何学、力学、光学),此时期“学在四夷”之风盛行。汉代:启蒙教育、《孝经》学习和巨儒讲经三种基本形式。汉以后私学成为封建时代学校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宋:采用经学家私人授徒的方式,如韩愈、颜师古、胡安定等学者型官员开展的私学实践。此外还有另一高级形态的私学在宋代蓬勃发展,即书院,以讲解理学为主。元明清:义学专馆私塾私学思考:中国古代私学制度的特点。

科举制度探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花落
  • 文件大小5.39 MB
  • 时间2019-03-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