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总结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无锡市内环西线Ⅱ标工程项目经理部 2007年12月8日目录第一部分:工程概况第二部分:工程管理总结一、工程管理组织结构二、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各职能部门人员及其工作分配情况三、主要材料理论消耗与实际消耗对比四、分包协作队伍工作情况及对其评价第三部分:工程技术总结一、本工程施工概况二、施工管理及主要施工计划安排三、施工测量四、工程质检体系及运行情况五、主要分项工程施工顺序六、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七、重点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八、工程管理及施工技术合理化建议第四部分:工程业绩及工程照片第五部分:工程量清单及工程变更情况第六部分:工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其处理情况第一部分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无锡市内环西线Ⅱ标工程是无锡市“一环、八射+辅环”城市快速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位于无锡市区西南侧,范围为K2+~K5+575,自太湖大道青祁路交叉口起,青祁桥(现状青祁桥改造、拓宽)以南为地面道路,以北起高架跨过梁清路、梁溪路及惠河路、大池路(规划)、青山支路接入惠山隧道。:1、桥梁概况(1)青祁路高架桥青祁路高架桥主线采用整幅式结构(起点桩号为K3+,终点桩号为ZK5+),,标准跨径为等跨31m左右等高度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上跨梁青路、梁溪路、规划大池路采用(32+45+32)m,该三联跨径较大,采用变高度结构。第十四、十五联为24、28米的组合箱梁,共计56片全桥共51跨15联。桩基采用Φ1200mm钻(冲)孔灌注桩,共计458根。(2)匝道桥本高架桥共有U1、D1匝道桥各一座,匝道桥标准桥宽净7m,采用预应力砼连续梁结构。D1匝道7跨两联(起点桩号为D1K0+,终点桩号为D1K0+),~,上部结构为单箱单室预应力砼连续梁结构。桩基采用Φ1200mm钻孔灌注桩,共计21根。U1匝道4跨一联(起点桩号为U1K0+,终点桩号为U1K0+),跨径布置为28、35m,上部结构为单箱单室预应力砼连续梁结构。桩基采用Φ1200mm钻孔灌注桩,共计15根。(3)新建青祁桥新建青祁桥9跨3联,1~3跨(K3+~K3+)、7~9跨(K3+~K3+)为预制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4~6跨(K3+~K3+)为变高度单箱六室预应力砼连续梁结构,,。桩基采用Φ1200mm钻孔灌注桩,共计70根。2、技术标准(1)设计车速:80km/h(2)荷载等级:城-A级(3)净空高度:上跨地面道路:≥,(4)桥面纵坡与横坡:桥面纵坡、平曲线、竖曲线按道路线形要求设置。桥面横坡设单向坡(分幅式、匝道)、双向横坡(整幅式),均为2%。3、工程造价:、投资来源:BT项目5、工程性质:无锡市重点市政工程6、接收单位:无锡市市政公用产业集团有限公司7、建设单位:无锡市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办公室8、勘察单位:上海市政工程勘察设计单位9、设计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10、监理单位:上海同济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11、质量监督单位:无锡市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12、安全监督单位:无锡市安全监督检查站13、工程合同1、合同总价:;2、合同质量等级:优良;3、工期要求:①开竣工日期:2007年4月28日~2008年5月1日。②阶段性工期要求:桥梁主体12个月。、地形、地貌本工程自起点至梁溪路段,地势较为平坦,~,场区区域地貌单元均为长江三角洲太湖冲积平原;从梁溪路至青山支路段,由南向北地势渐高,~。2、气象及水文无锡市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属长江下游季风温湿气候带,春夏之交多“梅雨”,四季分明。据无锡市气象台统计资料:1955~,,年平均相对湿度79℅,℃,℃(85年7月),最低气温-℃(69年2月)。无锡市地表水系十分发达,河网密布,除太湖外,主要有京杭大运河横贯市区,锡澄运河、锡北运河连接长江,梁溪河、洋溪河通向太湖。河湖水位的变化与降水量年际、年内的变化基本一致,稍有滞后,从近几十年来资料反映,,(1991年),(1934年),。3、地质无锡市区地层隶属于江南
市政桥梁工程施工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