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复兴首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2011年03月21日16:27来源:光明网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但正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11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为世界所仰慕。然而100多年前,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和鸦片,众多仁人志士在寻求强国梦之时,却放弃了中华传统文化;从20世纪初开始,国人又执迷于“科学”和“民主”,而一再掀起了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狂潮。几十年前,由于某些原因,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又一次遭到浩劫。也就说,百年来中华传统文化饱受风霜。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步步提升,国家和全球华人越来越觉得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之复兴意义重大。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华易道文化研究会会长耿奎,在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日本和新加坡等世界各地讲学时就曾经多次提到“中华民族复兴首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笔者认为,耿奎先生讲出了一个符合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真知灼见,讲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所在,讲出了全球华人的心声。为何有此说呢?首先,复兴中华传统文化,能赢得世界的至高赞誉和尊重,进而不断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和综合实力。中华文明、中华传统文化,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中惟一绵延至今的。众所周知,国外最推崇、最敬佩的是中华传统文化。譬如《道德经》等等早已在日本、韩国、东南亚和欧洲等地流行。又如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排以上军官人手一册《孙子兵法》。其次,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任何一个民族都得有属于自己的民族魂。即民族复兴首先从文化复兴做起,其实就是从提升民族魂做起。2007年10月18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文化铸就国魂民韵》的文章。该文指出,时任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认为:“文化太重要了,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名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事实上,与孙家正持有相同看法的全球华人越来越多。。然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丧失了很多中华传统文化,即抛弃了不少民族魂,而缺乏民族自信心。譬如,一些国内的“时代精英”至今尚伏在西方人的脚下不肯站起来正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但越来越多的全球华人已经认识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主动地加入到弘扬、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队伍中了。如今中国经济总量已居于世界第二位,此为我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十分坚实的基础。即此时倡导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更有物质保障。再者,复兴中华文化,其实是与国家所倡导的“以德治国”一脉相承,因为“德”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一些学人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往往对立起来,看成是水火不容的,这其实是一种缺乏辩证思维、缺乏阴阳思维的体现。譬如举个简单的例子,子女赡养父母,这本是天经地义的,然有人就是不愿意赡养。此时法律真的能起多大作用呢?你法院判了,我子女不执行,谁能拿我怎么样?这事实上涉及到了一个道德问题,如果子女的道德好,就根本不需要什么法律去解决,因为根本就不可能出现不赡养父母的不道德问题。换而言之,复兴中华文化,其实就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落实“以德治国”。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复兴中华文化,有利于全球华人共结一心,共创中华民族之新的辉煌。海外华人有几千万人,而共同的中华文化信仰和道德理念,是海内外华人交融的最好法宝,即全球10多亿炎黄子孙九九归一之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中华传统文化来实现。还有
中华民族复兴首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