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仪器 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实验名称 实验三传输控制协议TCP系别 计算机学院专业 ___网络工程班级/学号 _0903/2009011422学生姓名 ____张昭____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__高卓__实验三传输控制协议TCP【实验目的】掌握TCP协议的报文格式掌握TCP连接的建立和释放过程掌握TCP数据传输中编号与确认的过程掌握TCP协议校验和的计算方法理解TCP重传机制【实验学时】建议4学时【实验环境配置】该实验采用网络结构一(我作为主机B参与本次实验)【实验原理】TCP报文格式TCP连接的建立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在面向连接的环境中,开始传输数据之前,在两个终端之间必须先建立一个连接。对于一个要建立的连接,通信双方必须用彼此的初始化序列号seq和来自对方成功传输确认的应答号ack(指明希望收到的下一个八位组的编号)来同步,习惯上将同步信号写为SYN,应答信号写为ACK。整个同步的过程称为三次握手,下图说明了这个过程:TCP连接的释放对于一个已经建立的连接,TCP使用四次握手来结束通话(使用一个带有FIN附加标记的报文段)。TCP关闭连接的步骤如下图所示:TCP重传机制TCP每发送一个报文段,就对这个报文段设置一次计时器。只要计时器设置的重传时间到期,但还没有收到确认,就要重传这一报文段。【实验步骤】 按照拓扑结构图连接网络,使用拓扑验证检查连接的正确性。练习一:察看TCP连接的建立和释放主机B、C、D启动协议分析器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TCP协议)。主机A启动仿真编辑器,进入TCP连接视图。在“服务器信息/IP地址”中填入主机C的IP地址;使用“端口扫描”获取主机C的TCP端口列表,在“服务器信息/端口”中填入主机C的一个TCP端口(大于1024);点击“连接”按钮进行连接。察看主机B、C、D捕获的数据,填写下表。字段名称报文1报文2报文3SequenceNumber 62821161 865028233 62821162AcknowledgementNumber 0 62821162 865028234ACK...0.......1.... ...1....SYN ......1. ......1. ......,前两个报文的首部都有一个“maximumsegmentsize”字段,它的值是多少?作用是什么?。答:值的范围为536字节(默认值)~1460字节,mss是双方连接阶段确定的,作用是定义了能够被终端所接受的TCP报文段的最大数据单元。,所以根据mss的定义,减去IP数据报的头部20字节(无选项)和TCP头部20字节(无选项)后得到的1460字节为mss最大值,默认值为536字节。主机A断开与主机C的TCP连接。字段名称报文4报文5报文6报文7SequenceNumber 62821162 865028234865028234 62821163AcknowledgementNumber 865028234 62821163 62821163 865028235ACK 1 1 1 1SYN 0 0 0 0察看主机B、C、
北信科大计算机网络实验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