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序言“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我省基本形成现代化建设大格局、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关键时期。《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编制,主要阐明规划期内政府的战略意图、工作重点及政策取向,是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指南,是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第一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章发展趋势和环境第一节“十二五”发展成就“十二五”时期,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深入学系列重要讲话和调研指导河南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总目标,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坚持调中求进、改中激活、转中促好、变中取胜,谋划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加快“一个载体、四个体系、六大基础”建设,着力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经济发展呈现出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的良好态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十二五”末全省生产总值3701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131元,五年新增14685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4427亿元,基本实现翻番;,。,比2010年翻了一番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超过13万亿元,是“十一五”。,%。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成效显著,粮食年产量跨越550亿公斤、600亿公斤两个台阶,。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科学发展载体持续完善,%,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街)加快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装备、食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万亿元。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中原城市群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发展的中西部地区三大城市群之一,%,,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全面展开。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倍,国家级研发中心数量翻一番,一批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现代要素市场、商品市场、服务市场持续完善,中原银行等“金融豫军”加快崛起。林业生态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节能减排成效突出,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完成国家控制目标。战略支撑更加坚实。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实验区建设“三年打基础”目标基本实现,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和全球智能终端制造基地初步形成。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成效显著,郑州机场二期工程建成投用,航线网络不断完善,旅客吞吐量达到173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突破40万吨;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建设取得突破,石武高铁投运,郑徐高铁主体工程基本建成,郑万、郑合、商合杭高铁开工建设,郑济、郑太高铁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郑开、郑焦、郑机城际铁路投入运营,铁路营运里程达到5118公里,其中高速铁路865公里,城际铁路171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305公里,实现所有县(市)20分钟上高速,普通干线公路、农村公路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信息网络系统不断完善,郑州成为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跻身全国十大通信网络交换枢纽,全省乡镇以上区域实现4G(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全光网河南”建成。水利支持能力明显增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如期通水、丹江口库区移民迁安四年任务两年完成,河口村水库完工蓄水,出山店、前坪水库及一批引黄调蓄工程开工建设。能源支撑能力稳步提升,疆电入豫等重大工程建成投运,电力总装机达到6800万千瓦,基本实现管道天然气县县通。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启动,第一批试点部分群众入住安置区。改革开放成效显著。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简政放权步伐加快,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近半,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省直管县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实现对10个省直管县(市)全面直管。投融资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投资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