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鹤楼送别.ppt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 2、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力求让学生在民主与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自读自悟,主动探究,读懂故事,感悟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 3、在品读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古诗及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学情分析】《黄鹤楼送别》这篇文章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人物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文本描写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细腻,这是只有五年级的孩子很难体会到的。可是课文中有几个空白点:终于、一饮而尽、凝视、伫立,虽然只有这样短短几个字,能够很好的表现人物离别时的浓浓情深深意,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诵读之后学生终可知其滋味。【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说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并会背诵这首诗。     2、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逐步学会基本的自学古诗的方法。     3、情意目标:     学生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形象再现诗歌意境,感受诗歌深远意境。教法与学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积极指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学习、前后联系、读中感悟、角色体验,从而真正掌握学习此类文章的基本学法。媒体设计: 本课通过形象生动、丰富多彩的画面让学生感知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同时添加背景音乐让学生从情感世界进一步感知人物内心。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送别黄鹤楼送别执教:陈永亮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51 MB
  • 时间2019-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