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应用题教学要拓宽思路,发展思维.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应用题教学要拓宽思路,发展思维众所周知,由于沿袭传统教学方法和应付考试等原因,当前在应用题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就题论题,多例一法,对号入座,僵化地套题型套解法等。这有碍于思维训练,不利于智力开发,影响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所以应用题教学要努力拓宽思路,强化思维训练,发展思维能力。一、不拘题型力求灵活   应用题教学中要防止并纠正审题定题型,解题套方法的定势模式,在达到基本教学要求或学过相关的新知之后,应当示范并鼓励学生拓宽思路,灵活转移思考角度,优化思维,巧妙解题。   ,单独做甲要15天完工,乙要10天完工。现由甲乙两人合做,需几天完成任务?   按常规解法,先分别求出甲、乙每天加工的零件数,再求出甲乙合做时每天加工的零件数。根据题意,列式计算为:   810÷(810÷15+810÷10)   =6(天)………甲乙合做完成任务的天数。   在学过工程问题后,可启发学生用工程问题的解答思路解答:设要加工的零件总数为“1”,则甲、乙的工作效率分别1/15和1/10,列式计算为:1÷(1/15+1/10)   =6(天)………甲乙合做完成任务的天数。   平时训练有素的学生还会这样想:根据题意,这批零件甲用15天做完,乙用10天做完,这就是说,。因此甲乙合做1天,相当于甲单独做(1+)天。甲单独做15天完成的工作,由甲乙合做时,只要15÷(1+)=6(天)   摆脱题型束缚,思路广阔,解法灵活简捷,思维优化会得到充分体现。   二、不陷生疏相机转化   有些应用题,条件比较隐蔽,数量关系较为复杂,对学生来说显得生疏费解,教学中应相机实施局部转化或整体转化。   、乙、丙三个车队合运一批货物。乙队运的吨数是甲丙两队总数的1/3,丙队运的吨数是甲乙两队总数的一半,而甲队运了200吨。求乙、丙两队各运了多少吨货物?   这道题难在显性条件少而隐性条件又含在数量关系之中,为有效挖掘隐含条件,要教会学生相机转化。可以这样想:   把这批总货物设作单位“1”:①由“乙队运的吨数是甲丙两队的1/3”,那么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的话,乙队为1份,而甲丙两队为3份。所以乙队运的是总货物的1/4;②由“丙队运的吨数是甲乙两队的一半”,同样地转化为丙队运的是总货物的1/3。③对应于甲队运的200吨货物的分率是:1-1/4-1/3=5/12,从而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列式计算:200÷(1-1/4-1/3)=480(吨)……货物总数   480×1/4=120(吨)………乙队运货   480×1/3=160(吨)………丙队运货   还可这样想:因把总货物平均分为4份时,乙队占1份,甲丙两队占3份;均分为3份时,丙队占1份,甲乙两队占2份。要是设想把总货物均分为12份,那么乙队必占3份;而丙队占4份。这就是说乙丙共占7份,所以甲占5份。由此1份量可求,问题得解。学生的思维也会在“转化”中得到训练发展。   三、不专强攻讲究智取   有些应用题如按原定思路解,会出现此路(包括知识局限)不通或解答过繁等,遇到此情况时,就要引导学生放弃原来想法,思谋它法处理。下面是一道小学毕业班的复习题:   ,,枕木的两个相对的侧面是面积都等于5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现要把它们加工成体积最大的

应用题教学要拓宽思路,发展思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19-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