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FANGSHOUCE
消防安全知识
主办:三里岗管理所
主编:易曙光李岚
讲解:鲁洋
近年重大火灾回顾
防火常识
灭火常识
逃生自救常识
消防警示标志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
消防史话
消防漫画
消防剧场
消防知识测验
祝融是长期以来在我国广泛祭祀的火神。祝融原名叫黎,传说他诞生在氏族社会,是氏族首领的儿子。黎从小就特别喜欢火,那时,燧人氏刚发明了钻木取火,人们对保存和使用火的知识很缺乏。有一次,他随父亲进行氏族长途迁徙,因带着火种走路不方便,他只带了钻木取火的石头。晚上,大家要用火了,黎却无论如何取不出火,顿时气得他将取火的石头向山上扔去,不料石头落下来溅起了几颗火星。聪明的黎见了灵机一动,立即想出了新的取火办法。他采来晒干的芦花,用两块尖石头靠着芦花连敲几下,火星溅到芦花上,再轻轻一吹就冒起了火苗。这就是后来的击石取火方法。击石取火比钻木取火省力多了,更不用千方百计保存火种,因此,当时中原的黄帝封他为火正官,并赐名祝融。
祝融是管火用火的能手,他不但发明了新的取火方法和火攻战法,他还教人们如何用火把食物烧熟了吃,如何用火取暖和照明,如何用火驱除瘴气和蚊虫,防止闹病。祝融以火施化,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因火是赤色的,人们就称他为“赤帝”,每年秋后都向他朝拜。
在科学文化落后的年代里,人们对火的认识还仅仅是表面的,认为火很神秘,主宰火的是神。祝融用火为人们造福,所以,后人把他尊为火神,每年都要进行隆重的祭祀,以表达人们对祝融的感激和纪念。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防火官叫"行火官"。五千前生活在中原地区的黃帝注意到百姓在实行刀耕火种的同时,由于放火烧荒、开垦田地,一些山林火灾时有发生。于是,黃帝便提出了"节用水火林物"的主张,设置了"火正"这一和火有关的官职,加强了对百姓用火和防火的管理。
女娲补天的传说
女娲是传说中的大神,她创造了人类,又保护了人类。
有一年宇宙突然发生了一场大变动,半边天空坍塌下来,天上露出一个大窟窿,山林燃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涌出来。灾难如此之大,以致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女娲非常焦急。她在大江里捡了许多石子,用火炼成糨糊状的液体,把苍天的窟窿补好,又杀死了一只大乌龟,用乌龟的四只脚竖立在大地的四方当作天柱,又把鼓动洪水的黑龙杀死,洪水立即退去了。她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塞住地缝,地下不再冒水了。人们又过上了幸福生活。
消防史上第一个防火官
消防乐园—消防史话
消防知识
消防乐园
让家庭远离火灾
1
2
3
警钟长鸣
从我做起
实战演习
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自然力,对火的利用成为人类文明各个阶段的重要印记。早在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遗址中,就发现了用火的痕迹,证明中华民族是人类用火历史最久远的民族。火和其他事物一样也具有双重性。火给人类带来光明、温暖和健康,火又能成为一种具有很大破坏性的多发性灾难,防火就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消防文化源远流长,如《周易》“水火相息”,“水在火上既济”;《周礼·夏官·司》“掌行火之政令”;《庄子》“木与木相摩则然”等文献记载,体现了对火的认识的完备思想体系。尤其是《左传·襄公九年》记载:“春,宋灭,乐喜为司城,使伯氏司里。火所未至,彻小屋,涂大屋。……使隧正纳郊保,奔火所……”这是公认我国历史上关于预防和扑灭火灾的最早、最详细、最完整的消防文献,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
在紫禁城西华门内,有一排低矮的房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皇家消防队队舍。始建于明代,如今仍很完好。清康熙年间,就开始有防范火班。光绪年间始称消防队。皇家消防队的人数一般为100到200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火班人数不下200人。
火班又称机桶处。机桶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救火器具。雍正年间,有位叫许远的高丽国使节,在北京看过这种救火器具救火表演之后,甚为赞赏。回国后,禀奏国王,表示要向中国购买此物。清政府得知此事,曾以大国风度,向高丽国皇宫赠送了数台救火机桶。这是《李朝实录》中记载的一件消防见闻,这可能是我录。这种国产救火器具原置于消防队队舍。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陈列品标牌为“水龙”。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目前还收藏有一种马拉救火机桶,是从外国进口的洋货,外国人叫它为“泵浦”,现代人称之为消防水泵,是100多年前制造的。当时的机桶,已经安装了四个轮子,是消防车的前身或雏形。
昔日皇宫火灾,大多发生在夜间。从康熙朝开始,每天夜间要有王公大臣在皇宫轮流值班守夜,消防员在夜间要沿着三宫六院边缘巡逻看更。为争取巡逻救护时间效率,雍正皇帝还赐予消防御马,以满足消防急需。照片上那两间低矮的房屋是供大臣轮流值夜班的地方。在其不远处还有消防御马马厩。
我国现存最早的皇家消防队队舍
消防知识
消防乐园
让家庭远离火灾
消防手册{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