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1899~1966),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解放后,曾任中、中等职。1966年因受“四人帮”残酷迫害,于8月24日投湖自杀。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老舍著作的一大特点是,大部分是写北京的,而且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它们的“北京味儿”很浓。
舒乙说:
一、他是北京人
二、他是一个满族人
三、他是一个穷人
四、他有十年生活在国外
五、他生于十九世纪的最后一年,去世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中篇小说:《月牙儿》
《我这一辈子》
短篇小说:《断魂枪》
话剧:《龙须沟》
《茶馆》
“人民艺术家”
创作背景
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京。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所有这些都说明华北危急,北平危急。作为一个热爱北平的爱日更为强烈,于千思万念中写下了《想北平》。
廿(niàn) 七什(shí)刹(chà)海
黏(nián)合空旷(kuàng)
喘(chuǎn )气橘( jú ) 子
菜圃(pǔ) 愧杀( shà )
匀调( tiáo )
读音
需要注意的字义
匀调:匀称,协调。
愧杀:同“愧煞”,形容极度惭愧。
九牛一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杯水车薪:指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力量太小,对于解决困难起不了多大作用。
枝枝节节:形容细微的地方。
杜鹃啼血: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至。常用来形容哀痛至极。
注意区别
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深沉而直接地表现了老舍对北平的思念?
可是,我真爱北平。
真想念北平呀!
想北平{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