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
学习目标:
1、了解红军长征时,一位炊事班长在条件非常艰难的情况下,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的感人事迹,体会红军战士对党、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阶级友情。
2、认字8个,写字6个,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把握课文叙述的顺序,了解文章的线索。
4、品位课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体会写法的作用。
青稞颧骨两鬓嚼咽支吾收敛瞻仰抽噎衰弱搪瓷鱼饵
奄奄一息回味
喜出望外目不转睛三长两短夜色弥漫脆弱严峻
无边无际奄奄一息灿烂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宿营:军队在行军或战斗后住宿。
支吾:说话含混躲闪。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文中指夜幕降临。
三长两短:意外的灾祸、事故。
严峻:严厉、严肃。
奄奄一息:气息微弱的样子,形容临近死亡。
瞻仰:恭敬地看。
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篇回忆录记叙了红军长征时,一位炊事班长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的真实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对党、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阶级友爱。
全文以鱼钩为线索展开主要情节,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标上小标题。
一、做鱼钩(1——4)
二、用鱼钩(5——22)
三、藏鱼钩(23——34)
理解课文:
第一部分是前4个自然段,主要介绍了那些内容?
第1自然段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背景,
第2自然段对老班长进行了肖像描写,
第3、4自然段写老班长想办法照顾病号,在粮食吃尽的时候做鱼钩钓鱼给生病的战士们吃。
照顾三个小战士走出草地,这个任务在当时的条件下有哪些困难?
1、在草地中行军,每个人保证自己活着出去就不容易了,还要带三个人,就更艰难;
2、三个人毕竟都是小同志,年轻,不是百炼成钢的斗争经验丰富的战士;
3、三个小战士都是“病号”,得的肠胃病,草地上吃都吃不饱,还要养病,谈何容易;
4、病号体力差,本来就掉队了,还要追前面的部队,难上加难;
5、老班长从外貌上所见,自己并不强壮,体力也不强。
老班长为了三个病号的吃忧虑、焦急,后来发现鱼后喜出望外,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老班长对革命同志的关心爱护、对党交给的任务高度的责任感。
自读第二部分,思考:课文哪些地方说明了老班长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竭尽全力,付出了最大的牺牲?
1、白天赶路,晚上安顿好大家去钓鱼,做鱼饵,熬汤,督促大家吃下。
2、自己只吃草根鱼骨,瘦得皮包骨头,眼睛坏了,摸野菜。
3、为了安定同志情绪,鼓舞他们信心,坚决不把实情告诉年轻同志,独自忍受饥饿、病痛、劳累。
4、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大家,发挥了党员的带头作用
5、做好牺牲的准备,把后续任务提前安排给小梁。
《金色的鱼钩》新版{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