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意图: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宝库里最亮丽的瑰宝,或喜或悲,或叙或议,浓缩在方寸之中,读来令人神思激荡。本课三首古诗词,分别是《泊船瓜洲》、《秋思》和《长相思》。这三首古诗词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本教学设计,在学习方式上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在情感的达成上,力求通过读、思、议,营造出一种浓烈的思乡氛围,使学者、教者、作者融为一体。在自渎自悟、合作交流中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促使学生吸纳、积淀丰富的文化素养。二、学习目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和《秋思》。、运用。 、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三、课前准备:课件四、课前预。。五、课时安排:3课时六、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知诗人,解诗题导入: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多如繁星,不胜枚举。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对于王安石,你了解多少呢? ,教师适当补充,特别强调王安石与南京的关系。(这位“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虽然出生在江西,却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他在南京度过青春时代,在南京三次任知府、两度守孝、两度辞相后居住,在南京先后生活了近二十个年头,逝世后又葬在南京钟山脚下,他的父母兄弟死后也葬在南京,他在南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事迹和壮丽的诗篇。) 、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1)这首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瓜洲) 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标注) (2)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绝句》(门泊东吴万里船)。在本诗中作何解释?(停靠) (3)理解题目的意思。(二)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过渡:此时,诗人就在自己故乡不远的瓜洲,他写下这首诗,想说什么呢?请学生反复诵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感知内容(1)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诗,读准字音,并想想这首诗的意思。(2)指名读,正音:间、重、还(3)说说古诗大致的意思。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你从哪几个字体会到的?——抓字眼,明诗意,读中感悟(1)“间”什么意思?表示“隔开”的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 诗中隔开了什么?看图。(点击,链接幻灯5) 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儿呢?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 读一读,读出距离短。(2)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在哪里呢? “数重山”表示山多还是少?(“数人”、“数日”何意?“数”何意?)还从哪里知道山很少?(抠住“只”。补充介绍,点击“京口”。) 读一读,读出路程近。师解释:一道长江水,数重高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可谓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和“只隔”呢?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产生的巨大反差,正好说明了诗人人在旅途,却心系家乡。恋乡之情跃然纸上。(3)齐读前两句,指名说诗意。过渡: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不过隔着几座山而已,可以说,诗人身在瓜洲,已设计好回家的路线。可诗人虽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