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分析-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9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8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内 容提要以往的构词法研究从两种角度研究词素之问的关系,一是句法结构角度,一是语义关系角度。两种角度看似针锋相对,实际上有一个共同点,即其观察与分析的视角只停留在语言的表层,因而对词素间复杂曲折的语义关系难以详尽描写和解释。鉴于此,本文从语义的深层出发,在认知的背景上挖掘复合词词素间语义关系曲折复杂的根源,力图描写和解释复合词构成的一系列语义过程,找到其间的语义规律,也即是说,从纯语义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构词法问题。全文分七章,第一章是以往研究的概况和本文研究的源起,第二章是全文的理论和方法依据,第三章是对复合词语义的深层所作的述谓结构分析,第四章论述复合词语义框架的复杂化情况,第五、六章论述各语义框架的构词压模情况,第七章是对语义构词法的一个全文总结,并对汉语复合词与短语的界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把复合词看作词汇与句法间的一个界面,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复合词语义构词机制,为沟通词汇研究和句法研究作出~点尝试和思考。我们认为,复合词结构与句法结构在语义的底层是一致的,两者均出自同一认知场景,其语义结构可归结为同样的认知框架,两者表层形式的不同是由于从语义的深层映射到形式的表层时,所受到的制约有不同。本着这一观点,本文的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作了以下突破:(一)理论上,主要运用了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作为本文的立论依据,如格语法理论,框架理论,图形,背景理论,目的物/参照物理论等,并运用了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来作为本文的实验支持,主要有知识结构的网络模型理论;(二)方法上,运用了述谓结构分析方法来描述复合词的深层语义结构,运用了形式化方法来表示构词的语义框架,运用了定量研究方法,对一个相对封闭的语料作了量化统计,在定量的基础上寻找规律。综上所述,本文的立论依据和论证过程均有创新之处,但由于本文的切入角度、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比起以往的构词法研究来说都是新的,研究对象是数量庞大、理据不明、规律隐蔽的词,加之作者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局限,本文还存在着以下一些不足之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些复合词的理据已难以考求,这势必影响到本文语义结构分析的客观真实性;本文用目前尚不十分成熟的认知语言学理论解释语义问题,其结论还需得到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验证。关键词:语义结构述谓结构框架凸显图形背景目的物参照物复杂化压模lIAbstractFortheformerstudyofWord—formation,,,monground,ofwhichtheobservingandanalyzingmeasuresarelimitedonthesurfaceoflanguage,,poundwords,plecated,poundwords,andfinallyfindoutthesemanticrules,thatistosay,weshallsurveythequestionsofWord— iS consists ofseven chapterconcemsthe formerstudyingstatusandthestartpointofourselves,,weanalyzethepredicativestructuresinthetllirdchapter,,,poundwords,

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分析-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3.94 MB
  • 时间2019-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