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创作业务》大课教案
时间:2008-9-7
播音创作业务
——大课教案(本科)
刘力军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播音主持系
《播音创作业务》大课教案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理论讲授及对典型作品的分析、教师示范、提问、讨论等各种形式,使学生明确新闻播音的位置和新闻播音员应具备的素质,掌握新闻播音的特点和要求,充分认识新闻播音是广播电视传媒中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为日后新闻播音技能训练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
三、教学时数:4学时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新闻播音概论
第一节新闻播音的位置
第二节新闻播音员应具备的素质
第三节新闻播音的特点及基本要求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提问
?
、主持人的风格?
(二)展开讲授:
第一章新闻播音概论
第一节新闻播音的位置
一、广播电视的形象代表
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舆论机构,新闻是广播电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播音员是以有声语言包括副语言为主要工具,在话筒镜头前进行播音创作。播音员是节目创作群体的代表,是“出头露面”为广大受众服务的新闻工作者。全体广播电视工作人员从节目的策划、采访、摄录、编辑、制作、合成、审片、播出、发射直到把节目送到千家万户,都需要新闻播音这个环节把国内外最新消息准确、鲜明、生动地播送给广大受众。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功能主要表现在听觉和视觉上,视听功能的发挥要在很大程度上靠新闻播音员的整体形象地发挥。新闻节目是经过记者的采访、编辑合成后,由播音员播送出去的,播音员必需把文字稿件传化成有声语言后才能作为成品播送出去,可以说播音员是处于新闻节目传播的前沿,节目中的所有运作工序,最后都汇总到话筒前的这一道工序上来完成。播音工作整合了幕后的所有工作,又在话筒或幕前与观众直接见面。他们可以从播音员的有声语言中感受到新闻节目的意图、倾向,从策划节目到完成播出的整体质量,以及工作人员的新闻素养、文化底蕴以及工作状态等,新闻播音员的播音工作是最后一个环节可以说尤其显得重要。没有新闻播音员的这个工作环节,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无法走向受众。大量的幕后工作的劳动成果都要通过新闻播音员的有声语言的创作得到体现,新闻播音员的形象,观众往往认为就是广播电视的形象代表,是广播电台、电视台的代言人。
二、新闻播音极具新闻性
广播、电视传播的主体应该是新闻节目。新闻播音员是为受众服务的新闻工作者、是党的宣传员、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他们必须具备所有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思想觉悟、政策观念、文化水平、理论水平、知识底蕴、生活体验、新闻敏感以及纪律观念、道德观念、热诚态度、敬业精神。
广播中的新闻播音工作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新闻性。新闻性强调真实可信,同时也强调传播优势和传播效果。电视新闻节目的播音不是依靠表演,而是依靠转述,在充分备稿的前提下,向观众转述出去,可以说,新闻播音员不是演员,稿件也不是台词。播音员以质朴的新闻人的身份播送稿件,而不是塑造一个人物形象去向观众表演,这就是新闻真实性的要求,也是新闻具有倾向性这一社会形态所在。另外,新闻播音员对所播新闻稿件的转述要准确、鲜明、生动,客观叙述、直接面陈,播音员处于一种与观众真挚的“交流”之中,增强了新闻的可信度。广大受众在收音机、电视机前直接感受到播音员的存在,直接从播音员的陈述中来接收国内外新闻。新闻播音员是广播电视的“前沿”、“门面”,在观众的心目中是党的政策的传达者,是党的舆论阵地的代表。通过播音员的播音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声音。人们把广播电视比作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这是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形象化概括。新闻播音工作是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新闻播音员首先是新闻工作者,是党的“喉舌”,其次才是语言艺术家。广播电视以新闻为代表,作为党和国家舆论工具的这一政治属性和世界上所有国家广播电视的基本属性归根结底是一致的。
三、上传下达的结合点
新闻节目的播音员在话筒、屏幕前除了传播信息的作用外,还要发挥导向的功能。播音工作不是播音员个人的言语活动,新闻传播的渠道是双向的,既要下达,又要上传。播音就是上传下达的结合点。广播电视是教育、鼓舞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最强大的现代化的工具,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通过新闻播音员的工作,广大受众了解了党的方针政策,明确了前进的目标,会更加增强他们的信念、鼓舞他们的斗志。广播电视新闻要求新闻播音员及时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对党和政府制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宣传和解释,并通过反馈信息使党和政府的决策日臻完善。同时新闻播音员还在第一时间里反映着改革开放发生的新情况、新事物、新经验、新人物、传递人
播音创作业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