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2.2崔颢《黄鹤楼》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崔颢《全唐诗》七言律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崔颢(唐)崔颢(?-754),汴州人,()代()。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最为人称道的是《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唐诗人作者档案黄鹤楼背靠蛇山,俯瞰长江,气势轩昂宏伟,耸天峭地。远远望去,峥嵘的楼影隐现于缥缈的烟霭之中,壮丽辉煌,宛如仙宫琼殿,自古就有“天下绝景”之誉,曾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历代文人墨客登楼吟诗作赋,畅抒情怀。现今的“黄鹤楼”景区,时逢盛世,规制超前,是由主楼、白云阁、岳飞广场、千禧吉祥钟、古乐宫、诗碑廊、南楼等大小50余处景点组成的融人文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为“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蛇山的黄鹄矶上。《太平寰宇记》:“昔费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此楼屡建屡毁,现在的黄鹤楼是1985年城建的。写作背景唐代诗人崔颢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写下此诗。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昔人:指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译文: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黄鹤离去,这里只剩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赏析:扣题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增添黄鹤楼的神异色彩,丰富诗歌内容。读首联,仿佛看到诗人凭栏远眺,吊古怀今,陷入无限沉思之中的形象。“空”字似有无限的感慨。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译文:赏析:(仙人驾)黄鹤离去再不返回,千百年来只剩下白云在此飘荡。是首联的延伸。这两联,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逆料的感慨;两个“空”字怅惘之情昭然可见。颔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鹦鹉洲:长江中的小洲,在黄鹤楼东北。晴川:晴日里的原野。川,平野、原野。历历:分明的样子。汉阳:地名,今湖北武汉的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译文:晴天从黄鹤楼遥望对岸的原野,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茂盛。赏析:颈联转写登楼所见之明丽之景。境界阔大,色彩鲜明。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韵清朗,富于音乐美。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乡关:故乡。译文:太阳将要落山,故乡在何处?眼前只见雾霭笼罩江面,令人发愁。赏析:尾联以抒情作结。由景生情,形象鲜明,诗人凭栏远望,故乡却被暮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的形象仿佛可见。主题归纳通过诗人在仕途失意之际,游览黄鹤楼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感,抒写了游子的乡愁。写作特色虚实结合

12.2崔颢《黄鹤楼》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水中望月
  • 文件大小1.06 MB
  • 时间2019-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