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传统美德教育论文.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之称的中国有着深厚久远的传统道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人传诵。优秀的民族品质、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情感和民族礼仪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和精华,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关系的基本价值,反映着个人自我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所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资源。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是幼儿园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一、幼儿传统美德教育的紧迫性、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大地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经济不断持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思想,新观念注入了人们的心灵,打开了人们的视野,可随之而来的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缺失。纵观人们生活方式、道德意识、价值观、幸福观等发生的巨大变化,令人深思和担忧。金钱至上、安逸享乐、贪污腐败、互相攀比、极端个人主义等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已经侵蚀和正在影响着年轻而幼小的心灵。一些孩子不知道孝敬父母,更谈不上尊敬他人,不懂得奢侈、浪费是可耻的,更有的孩子不喜欢学习和劳动,对家长、老师消极抵触等等。 
小学生正处于个性及品质形成的关键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其道德品质的形成,更离不开社会的现实生活,离不开幼儿直接接触的社会环境的潜意识影响,时代变革更使小学生思想超前接触社会,特别是独生代的到来,众星捧月,身居“皇位”,在被幸福包围的同时,“孝、礼、勤、诚”等传统美德常被淡化,所有的生活琐事家长全包,不用孩子张口,吃、穿、用、玩,应有尽有,档次不凡。
传统美德缺失现状为我们敲响了道德教育的警钟,为此,中央做出系列重大举措。十六大提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提出:“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特别是《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一战略性文件的制定和发表,更加说明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传统美德刻不容缓。
同时,当代小学生道德教育应在传统道德教育的基础上不断的拓展与升华,道德教育的原则、内容与方法被赋予新的观点与要求,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世界各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人的行为对环境破坏程度的剧增,节约、环保、和平等被纳入到道德教育之中,更加剧了道德教育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生之计,莫如树人。”品德教育作为育人工程的核心和内核,学生期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训练的关键时期,只有从早抓起,才能奠定坚实的良好个性和品德基础,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品德、健康文明,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幼儿传统美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古代传统教育首先是以道德教育为出发点,因此,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今天小学生道德素质的根。同时,中国传统小学生道德教育主要在家庭中进行,由于强调家庭伦理对个人的辐射规范和对社会的维系,及早进行小学生德育受到推崇,逐步培养幼儿形成“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的道德品质,并成为中国传统家教的核心思想。王应麟在《三字经》中归为“十议”:人之论、父母恩、夫妇从、

传统美德教育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3062266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