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新路径探索新模式努力推进农村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湖北省交通运输厅林志慧厅长在全国农村公路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尊敬的盛霖部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遵循交通运输部、省委、省政府有关指示精神,我省交通运输系统按照“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坚持将农村公共交通作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步伐,努力让农民群众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交通服务,“网络村镇、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交通服务环境初步形成。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交通为民,着力打造一体化服务的农村公共交通网络。针对农村路、站、运、渡等公益性基础设施通达深度不够、衔接不畅、配套不足等突出问题,我省交通运输系统牢固树立“建设是基础、运输是目的、渡口是延伸”的农村交通服务新理念,推进“路、站、运、渡”四位一体、协调发展,努力做到农村公路修到哪里、候车站亭就建到哪里、客运班车就通到哪里、管理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真正让农民群众走上沥青水泥路,乘上安全方便车、坐上平安放心船。一是打造“村村通公路”的农村交通网络。为解决农民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我省坚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多方筹资、建养并抓,路基稳固、路面硬化,专群结合、联网畅达”的农村公路建设理念,“十一五”累计新增通乡沥青水泥路近6000公里、新增通村沥青水泥路突破10万公里,结束了417个乡镇和16237个行政村不通沥青水泥路的历史,除恩施州外,全省实现100%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二是打造“村村有站亭”的农村站场基础网络。为解决农民群众候车难的问题,我省坚持“科学布局、城乡一体、社会参与、建管合力、创新服务、农民受益”的农村客运站亭建设理念,“十一五”累计建成农村五级客运站501个,候车亭9655个、招呼站17270个,全省实现100%的行政村建有候车亭、招呼站,并在仙洪试验区、武汉城市圈设置2500个新型招呼牌,使单一功能的招呼站成为集客运信息牌、公路标志牌、行车指示牌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站。三是打造“村村通客车”的农村客运服务网络。为解决农民群众乘车难的问题,我省坚持“车头向下、村口始发,四定一挂、程序简化,通村达户、平安到家”的农村客运发展理念,“十一五”共开通农村客运班线5202条,投入营运客车23144台,,全省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实现了100%通客车。四是打造“渡运达标准”的乡镇渡口安全网络。湖北是千湖之省,渡口总数居全国第二。为解决农民群众过渡难的问题,我省坚持“渡口建管、乡村主导,坡岸硬化、设施配套,渡船适航、渡工持照,安全渡运、方便可靠”的农村渡运服务理念,累计改造乡镇渡口2343处,实施渡改桥20163延米,全省乡镇渡口达标率达到100%。二、坚持务实利民,着力探索均等化服务的农村公共交通体系。针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均衡、自然条件差异明显等实际情况,我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以农村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农村公共交通服务体系。一是在人口密集的城镇推行城乡客运一体化。我省以仙洪新农村试验区和鄂州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为试点,积极探索“农村班车进城,公交客车下乡”新模式,使农村客运网络与城市公交网络有效衔接
湖北省交通厅厅长关于农村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的发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