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1、柴桥公园路南延工程施工招、投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2、柴桥公园路南延工程施工图(包括道路、排水、路灯及综合管线、交通标志、1号桥、2号桥、3号桥)。3、柴桥公园路南延绿化工程施工图。4、柴桥公园路南延综合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图。5、其他附属工程施工图。6、我公司历年来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二、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序号代号名称1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2CJJ2-2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3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4GB50141-200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5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6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7JTG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8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9CJJ89-2001《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10JTGF7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程》11《排水管道定向敷设施工与验收技术规范》(试行)12J10123-2001《园林绿化技术规程》13GB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15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16JTG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17CECS164-2004《埋地聚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18CJJ101-2004《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19JTG0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20JT/T279-2004《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21JT/T280-2004《路面标线涂料》22GB14887-2003《道路交通信号灯》23GB/T18833-2002《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24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25浙建建[2005]41号《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管理办法》26JGJ146-2004《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三、编制原则1、遵循设计文件和规范编制的原则,在编写主要项目施工方法中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现行的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科学组织施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2、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法中根据本公司的施工能力、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建设。3、坚持施工全过程管理的原则,在工序施工中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4、坚持积极推广“四新”成果的原则,在各工序施工中,对于能提高或保证工程质量、施工进度、降低成本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要积极地采用并推广,提高工程施工的科学含量。5、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施工组织方面,发挥专业施工队伍的优势,同时采用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第二章工程概况及总体目标一、工程概况柴桥公园路南延工程北起芦江北路,南至穿咸线,,,施工起讫桩号为0-~1+,沿线还包括桥梁3座(分别为1号桥、2号桥和3号桥)。桥梁及两头接坡采用沥青砼路面,其余采用水泥砼路面。工程造价元。本工程主要施工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桥梁工程、绿化工程、路灯工程、交通设施工程及通信管道工程等。(一)道路工程1、道路施工起讫桩号为0-~1+,,道路全宽24m。工程建设标准为城市次干道,计算行车速度为30km/h。2、桥梁及两头接坡采用沥青砼路面,其余采用水泥砼路面。3、横断面布置形式:4m绿化带+16m机动车道+4m绿化带4、水泥砼路面结构层为:22cm厚水泥砼面层,25cm厚水泥稳定层,≥70cm厚塘渣垫层。5、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为:4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粘层,6cm厚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粘层,8cm厚粗粒式普通沥青混凝土(AC-25C),沥青透油层,35cm厚水泥稳定层(7天抗压强度≥),≥70cm厚塘渣垫层。6、横坡:%。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直线路拱,沥青混凝土路面采用修正三次抛物线路拱。7、水泥砼路面纵缝为平缝,设拉杆,缩缝不设传力杆,胀缝设传力杆,混凝土板块填缝料为聚氨脂胶泥。(二)排水工程1、本工程排水采用雨、污分流排放。雨水第一部分由Y1流向Y8,第二部分由Y18流向Y9,第三部分由Y18流向Y27,第四部分由Y32流向Y28。污水由W32流向W1,接入现状污水井。2、雨水管道敷设于道路南侧车行道下,距离侧石2m处。污水管道敷设于道路北侧车行道下,距离侧石2m处。3、雨水井与窨井连
柴桥公园路南延施工组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