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参考资料小豆棚》对《聊斋》的模仿与变异.doc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文关键词:小豆棚;聊斋;模仿;变异论文摘要:以清代曾衍东的文言笔记体小说集《小豆棚》为切入点,分析了《小豆棚》对《聊斋》的模仿及其变异:模枋体现在故事内容、文章结构与刻画人物手法等方面,变异体现在思想上的封建腐味和表现平常女性的不平常,并进而指出《小豆棚》这一模仿《聊斋》之作在思想上和上的特色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曾衍东的《小豆棚》是清代中叶受《聊斋》影响而产生的一部文言笔记体小说集,“在清人的笔记小说著作中尚属佳构”[1](P82)。曾衍东(1751-1830),字青瞻,号七道士,道号七如,山东嘉祥人。据永嘉彭左海所撰写的《传》称曾衍东:“乾隆壬子举人,为楚北夏江令。诖误,戍温”[2](P1)。据悉,曾衍东工诗文书画,颇有才华,与蒲松龄一样,在科举路上浪费了不少光阴和心血,但官运不佳,直到五十岁才被举荐为地方县令。其人为官清正,但却没落得个好下场,因断案与上司发生分歧,被削职流放。晚年以卖字画为生,贫病交加,无法归乡,于道光十年(1830)客死温州。一生颇为凄凉。《小豆棚》内容庞杂,并非都是小说,也不都是作品,有不少篇幅记述了当时多方面的见闻,介绍了各种物类知识,近于博物志,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书中一部分为曾衍东所创作,其余为曾衍东所采编和抄录。原书共八卷,成书于乾隆六十年(1795)。今见两种抄本:一为作者手稿,仅存四、五两卷,共五十五篇;一为据稿本过录的抄本,存一至六卷,有作品一百六十二篇,光绪六年(1880),项震新“觉众妙必具曾见叠出”,又因为“原书随得随录,意义尚烦寻绎”,所以“分门别类,诠次成帙”[3],将全书分为十六卷,凡九“部”六“类”一“杂记”,并附录二则,共二百零三篇。笔者以项震新整理过的《小豆棚》为参考,探析其对《聊斋》的模仿与变异,并由此研究其思想和艺术特色。一、《小豆棚》对《聊斋》的模仿及其特色《小豆棚》对《聊斋》的模仿首先体现在故事内容上,《小豆棚》中有不少篇章的内容取材于《聊斋》,有的甚至是直接由《聊斋》故事衍化而来,对此,已有学者加以详细论证[4],笔者在此不作赘述。此外,《小豆棚》在题材的选择上也模仿了《聊斋》,书中写了大量关于家庭、爱情、婚姻和女性的故事,尤其是女性话题,在全书中占了很大比重。值得注意的是,蒲松龄比较关注病理和,《聊斋》中有不少这方面的故事,如《瞳人语》,这是《聊斋》的一个特点。曾衍东受蒲松龄的影响,也有意识地写了些关于病理和医药的故事和传闻,记述一些民间偏方,如《种痘说》。这一点有别于其它的仿《聊斋》之作。曾衍东模仿更多的是《聊斋》中单纯述异志怪的短章,大多是宣扬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在艺术创作上,没有什么特色和成就,叙事简单,对传闻客观直录,没有想象和虚构,要么情节简短平淡,要么简化到无情节,而且故事大多怪诞不近人情。这些志怪短章可追溯至魏晋志怪小说,“是原始宗教的产物”[5](116)。这些志怪小说的作者们认为传说中的鬼神是真实存在的,他们“以诚笃的态度对待鬼神,用史家审慎的笔墨”[5](P121)来述异志怪,故而创作时没有虚构剪辑,致使作品失去了艺术性和感染力。《聊斋》中的述异志怪短章“在血缘关系上……是《搜神记》的后裔”[5](P215),《聊斋》继承了魏晋志怪的传统,《小豆棚》又模仿了《聊斋》述异志怪的短章,但模仿得并不高明。《聊斋》对魏晋志怪传统的继承是“创造性的继承”[5](P216),蒲

论《参考资料小豆棚》对《聊斋》的模仿与变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在水一方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9-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