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doc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管理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接收的符合标准的147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抢救,观察组实施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进行抢救。结果观察组急诊抢救时间、辅助检査时间、多科会诊时间、急诊到手术室时间以及有效救治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并发症、满意度等情况均显著性优丁对照组(P<)。结论无缝衔接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是严重创伤患者急救的有效方法。[关键词]无缝衔接一体化;严重创伤;急救护理近年来社会高速发展,城市节奏加快,因意外事故导致的严重创伤的事故也日益增多,而创伤原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急救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严重创伤往往较为复杂,且对一些较为隐秘的损伤易岀现漏诊,患者常因失血性休克和心脏压塞而导致患者迅速死亡,必须及时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救护模式,是集信息网络、现场抢救、入院急救、院内专科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术后康复护理等为一体的信息化、整体化、环环相扣的新模式,该模式可以增强急救效率,为患者争取宝贵时间,因此近年来获得医护工作者的不断报道和好评。木研宂尝试性将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应用于本院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现报道如下。-2015年12月在我院ICU病房进行治疗的严重创伤患者147例,其屮男87例,女60例,年龄25〜68岁,平均(±)岁;创伤严重程度评分(TRISS)24〜52分,平均(±)分。创伤原因包括生产事故伤、车祸伤、高处降落伤等。将147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81例与对照组66例。在观察组81例中,男45例,女36例,年龄25〜67岁,平均(±)岁;创伤严重程度评分(TRISS)24〜52分,平均(±)分。对照组66例屮,男42例,女24例,年龄25〜68岁,平均(±)岁;创伤严重程度评分(TRISS)24〜52分,平均(±)分。创伤原因包括生产事故伤、车祸伤、高处坠落伤等。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冇可比性。,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査,依民嘱进行救治,同时联系相关科室接收患者进行会诊。*法,主要包括急救护理管理网络、院前抢救、院内急诊科抢救、急诊科与相关专科衔接以及转运中的监测与生命支持等工作组成。(1)建立急救护理管理网络:首先成立一个急救小组,各个科室明确自己的职责,围绕急诊科进行救护工作。建立健全的急救护理网络系统,重点配备急救过程中必需的救护车、抢救室、手术室等,并配备专门的医护人员。联系120指挥系统,设置信息预报系统,追踪救护车实时动态,定时将患者信息和车辆位置反馈至急诊科,急诊科根据系统信息及时做好早期准备和方案。(2)入院前抢救:120救护车随行的医护人员准确快速地评估患者情况,并将情况及时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