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叶片泵
2-3-1 双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定子(内腔型线)
两段长半径圆弧
两段短半径圆弧
四段过渡曲线
转子
有若干叶槽,内有叶片
旋转时,叶片受离心力及液压力作用下,外顶定子内壁,并在槽内往复滑动
配油盘
在定子和转子两侧,
盘上有两对吸、排口
2-3-1双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在定子、转子、叶片和配油盘之间形成若干个工作空间。
叶片由短转向长半径时
叶片间V增大,P降低,经配油盘吸油
叶片由长向短半径时
叶片间V减小,经配油盘的排出口排油。
当叶片位于密封区时
正好将吸、排口隔开
叶片间V不变,没有困油问题。
2-3-1 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转子转一周,每工作V都吸、排两次(双作用泵)
定子内腔型线是圆
转子轴与定子偏心
逆时针回转时
工作V右半转增大
左半转V减小
从两侧配油盘的吸、排口吸排油。
图2—17 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两相邻叶片转到吸、排油口间的密封区时
所接触定子曲线不是与转子同心的圆弧
密封区的圆心角略大于相邻叶片所占圆心角
叶间工作V先略有增大,然后略有缩小,会产生困油现象,但不太严重
通过在排出口边缘开三角形卸荷槽的方法即可解决。
2-3-1 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定子、转子和轴承受径向力作用
属非卸荷式叶片泵
工作P不宜太高
Q的均匀性也比双作用差
移动定子可改变偏心的方向及大小
可做成n恒定而Q可变的双向或单向的无级变量泵
其中用得较多的是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图2—18 是采用内反馈的限压式叶片泵的原理及特性曲线图
图2-18 内反馈限压式叶片泵
2-3-1 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作用力Fx
配油盘中线相对于定子中线顺转向偏转了θ角
排油P对定子的作用力F便在定子中线方向产生分力Fx
当Fx小于补偿器弹簧预紧力时:
定子与转子的偏心距保持最大值
泵的Q随排出P增加而稍有降低,如特性曲线中AB段所示
当排压大于PB时, Fx增大使定子向减小e的方向移动
泵的Q即随排压增加而迅速降低
当升到Pc时,e减小,Qt=漏泄量,则Q=0,有Pmax。
2-3-1 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调节螺钉6和3
增大弹簧预紧力,PB, Pc 增大,特性曲线BC段右移
弹簧刚度越小,则BC段越陡, Pc 与PB, 越接近
螺钉3可变泵的最大e,而改变Qmax,AB段就上下平移
内反馈限压式变量泵只能单向变量。
2-3-2 叶片泵的结构
图2—19示出典型的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
定子和左、右配油盘装在泵体中,用圆柱销定位。
右配油盘背后的槽e通排油腔
转子通过花键带动,
传动轴由滚针轴承和球轴承支承。
下面介绍双作用叶片泵结构的主要部分
叶片泵(单双)(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