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课堂教学模式.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课堂教学模式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央教科所心理研究室数学能力研究协作组的测查评价认为,数学能力包括学生思维的概括能力、逆思考能力、函数的思考能力、对空间关系的知觉与想像力。心理学家,特别是瑞典心理学家韦尔德林的研究,都把智力因素、数的概念理解和应用、推理因素看作是数学能力结构中起重要主导作用的因素。而应用题是锻炼学生思维的磨刀石,应用题教学主要应该帮助学生解决“想什么”和“怎样想”的问题。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任务在于设法发展和巩固儿童对克服困难,特别是智力性质的困难的乐观主义信念。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在集体中创造一种能够进行创造思维竞赛的环境。”为此,小学数学应用题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把应用题的教学过程变成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等思维方法的训练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教学模式又称教学结构,即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完成所提出教学任务,比较科学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它源于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多年来,教学实践使笔者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课堂教学模式是最佳的突破口。课堂教学虽然不能模式化,但却不能没有模式,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课时目标为导向,紧扣教材重点、难点构建的。笔者利用电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温故知新,通过分散难点、学习新知、巩固新知、考查反馈、矫正补缺五个教学环节,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启发引导的方法组织教学,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整个教学过程,老师以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做到以美的教态促进学生心灵的塑造,以美的教学手段诱发学生入情入景进取创新,基本程序如下: 温故知新,分散难点这是教学的起始环节,时间不超过5分钟,针对学生学习新课所需要的关键性的旧知识和重点技能技巧组织学生复习。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也就是以旧引新,分散难点,为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促进知识正向迁移。如在讲第九册数学应用题“例10—工程问题”时,笔者用投影出示准备题:一段公路有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学生很容易列出算式:30÷(30÷1030÷15)),为了弄清数量关系,再引导学生根据以上算式总结出数量关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验算写答案四个步骤进行。 。一读明白事理,让学生知道题目中说了一件什么事,并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所求问题。二读复述题意,要求学生能说出题目大意,把注意力集中到数量关系上,为分析数量关系做好准备。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应让学生安静地、慢慢地思考,不可操之过急,要善于通过归类和比较让学生弄清题目中一些表示数量关系的重要词语的含义。如“增加了,提高,增加到”之类,以防止学生依就个别词语草率确定算法的毛病。要善于根据题目内容,精心设计启发题或引思题,以题为线索,顺着知识的发展过程,诱导学生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全面理解题目的意义。 2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课堂教学模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c6688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9-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