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混合型社区居住隔离问题初探.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混合型社区居住隔离问题初探-建筑论文混合型社区居住隔离问题初探 许朝泓(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渭南714000)【摘要】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与居住隔离的出现是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阶段,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住宅产业化步伐的推进、住区管理体制的变迁以及城市住宅开发渠道的日益拓宽,各种新型的住区不断涌现,城市社区居住隔离的现象日趋明显。目前,对居住隔离问题展开的研究多侧重于分析宏观层面居住隔离的空间格局、动力机制以及分异模式。虽然也有就一些特定社会空间的实证研究,但都是针对不同类型社区之间的分异探讨,而针对混合型社区居住隔离(居民个体心理层次与社区内部分异)的微观能动及深层次系统研究还比较薄弱。关键词 混合型社区;居住隔离;住宅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特色学科项目(14TSXK003)。作者简介:许朝泓(1983—),女,陕西武功人,人文地理专业理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与居住分异的差异)所谓居住隔离,是指都市居民由于种族、宗教、职业、生活习惯、文化水准或财富差异等关系,特征相类似的集居于一特定地区,不相类似的集团间则彼此分开,产生隔离作用,有的甚至彼此产生歧视或敌对的态度。各种不同层次的集居区,在其内部有着趋向一致的价值观念,常为同性质的住宅社区。各类集居区之间则差异较大,并有着自身发展的独特性(黄怡,2001)。,偏向于对居住主体社会经济特征与主观认同的描述。居住隔离可以包含两种情形:一是对两个(或以上)团体(阶层群体)而言,居住隔离必须满足:①居住空间上隔断。②团体的主体互不接触,也就是说,没有社会交往。二是对一个特定的团体(阶层)来说,其居住分布区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一定空间距离的地区组成,在中间地区里没有该团体居住(黄怡,2004)。。“分异”从语义上讲,主要是指性质相同的事物向不同的方向变化,“分异”的概念内涵反映的是事物从一个“均质”到“异质”、从“整体”到“分化”的变化特征与过程。“隔离”强调离散、散的行为或状态,隔离是指一个物种或类群间断的分布状态。居住隔离是居住分异的极端形式,即指居住区完全独立,居住区之间断绝联系与来往,彼此不相接触。因此,居住隔离的概念在反映城市居住空间的社会经济特征及物质空间状态上针对性更强,这与城市规划学科对城市空间的传统研究视角也比较契合。因此,“居住隔离”与“居住空间分异”的研究在语义、研究内容及学科背景上各有侧重。“混合型社区”是在西方“理性增长”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性增长”反对简单地丢弃现有建筑,以限制人们活动范围和选择余地为代价的盲目开发和重建,它倡导“为现有社区增值”的新型开发方式。混合型社区的居住成员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其生活方式、生活的现实中所拥有的民主权利、政治以及相应的义务、机会以及在公共空间中的参与和对公共空间资源的分享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混合型社区主张将住宅、商业、开放空间及学术机构混合。它反对城市中兴建大片单一的产业园、商务区的开发方式,强调在功能和设计上实现混合,将现实社会中人们生活、工作的各种功能混合在一起,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社区的三种基本功能。在社区内,既有购物中心,娱乐场所,又有写字楼、企业单

混合型社区居住隔离问题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水月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19-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