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谁来拽住虐童的手.doc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谁来拽住虐童的手-法律谁来拽住虐童的手 杨杰打死自己女儿的郑东站在被告席上,顶着仿佛一夜之间长出来的花白胡子。他鲜少抬起眼睛,只有在不得不抬头时,泄露了一种“经历了巨大痛苦”、“如同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深深的悲伤。突然,支撑他的力气仿佛被一瞬间抽走,这个父亲重重地跪在所有人面前,请求法官判他死刑立即执行。15个月之前,在同一个地点,同样的被告席上,怀有身孕的乐燕动来动去,想找到一种最舒服的坐姿。一旁的辩护律师正昂着头“慷慨激昂”地为她陈词。她”很理性”地斜眼看着,就像旁观一场他人的案件。在一个上午的庭审过程中,有人细心地数了数,这位死去2个孩子的母亲,一共掉了5次眼泪。这个细心的人是坐在审判长左手边的黄琼花,她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的身份参加了这两起案件的庭审。对于黄琼花来说,这是一种奇怪的巧合:一位父亲和一位母亲在不同的时空,均用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方式,杀死了自己的孩子。南京街头的樱花马上就要凋谢了,做了多年法制记者的黄琼花正逆着人流走向自己的办公室。那是一个保护未成年人的公益组织的狭小据点。在这座城市,一部《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在5月1日正式实施。“饿死孩子”和“抢孩子”赏樱的人群聚在开得最好看的樱花树前拍照,戴着五彩花环的孩子们的小手,紧紧牵着家人。对于一些孩子来说,那是再也无法看到的风景。据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的统计,仅2011年至2013年期间,媒体报道的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的案件就有397例。2013年,南京发生震惊全国的饿死女童案:母亲乐燕把1岁和3岁的孩子关在家中2个月,直到她们饿死。当警察破门发现姐妹俩被风干的尸体并找到乐燕时,她正在一家快餐店吃汉堡。陪审员黄琼花叙述这段故事时,紧紧皱着眉,语气急促,身体不断前倾,记忆一点点拉远。乐燕被外界塑造为一个无知、堕落和狠心的母亲形象。“很多案件会让你伤心流泪,但这个案子我一直没有哭。”陪审员黄琼花说,那是一种被极大的悲惨故事震惊的感觉,“悲伤到极致不会产生眼泪,只剩清醒。”只有两张照片让她特别想哭。照片上3岁的虹虹躺在草地上睡觉,身上盖着邻居的衣服,阳光照在她白皙的脸上;另一张照片里,1岁的彤彤在家里的床上昂着头,圆乎乎的小脸在阳光下像小鸭子一样毛茸茸的。“卷宗里的照片大多是死亡现场、冰冷的物件,感觉不到生命的痕迹。”但那两张照片印在黄琼花的脑中,加重了悲剧的意味。阅完卷,黄琼花非常气愤,恨不得钻到事发前打开那扇门,把孩子抱出来。“阅卷就像看一部悬疑剧,电影里死了人都知道是假的,但卷宗里的生命再也回不来了。”她相信这是谋杀,应该判乐燕死刑。在黄琼花的庭审笔记里,乐燕最后一次哭泣是法庭出示孩子死亡照片的时候。“她哭了,然后低下头,没有看现场的照片。”坐在审判席上的黄琼花问了她两个问题:“你爱你的孩子吗?”“我爱。”“你知道怎么爱孩子吗?”“我不知道。”乐燕的生活充满毒瘾、遗弃和暴力,她本身就曾是一名非婚生的困境儿童,悲剧在这个家族中轮回上演。她在庭审中的一句话触动了黄琼花,“一个没有得到过爱的人,如何会爱别人?”黄琼花在当天的日记里写下:案件发生以来,我们埋怨政府,埋怨家人甚至埋怨左邻右舍。似乎,这些人都冷血,似乎我们这样埋怨,就能够体现我们自己有多么高尚,多么无私,多么热心肠。然而,扪心自问,如果我们的邻居就是这样的一个家庭,我们有多少人会去关心?又有多少人能够控制这一场

谁来拽住虐童的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花一世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9-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