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铸就辉煌吉州区石阳小学李婵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这个职责之所以神圣就在于,教育者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也要教会做人,而爱是人生至高至妙的道理。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师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有知识但是没有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会出现偏差。没有对学生的爱,就很难充分考虑学生真正的健康发展,甚至根本不考虑他们的心理感受。因此,一个合格的教师,既要体现知识的力量,又要体现爱的力量。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解的爱,即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这种爱是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不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而且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是培养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石。一、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作为教师更要无私地向学生奉献自己的爱。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学生,学生也会爱你。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教师要视课堂教学为生命的活动,把上好每一节课看作是生命意义的体现。每一节课都如同欢度节日一样地喜悦和激动,体味生命力的满足,感悟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不仅是一种献身,更是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每一位立志献身教育事业的教师都应成为事业的创造者,要有脚踏实地、进取开拓的工作态度,具有对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发现新现象的意义,对日常教育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习惯,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认识,在富有时代精神和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实践,反思、探索和创造中付出自己的心血,使之凝聚成教育智慧。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得好:“你爱事业,是为了向它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才称得上是真爱。而只有爱到愿意自我牺牲的程度,才能够在事业上做出成就。”十六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只有你有一颗火热的事业心,怀着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一腔赤诚,把自己的青春、精力、汗水、心血都无私地奉献给学生,在工作中不辞辛劳,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才会赢得社会、学生、家长和同行们的认可。二、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心灵的桥梁孔子对学生的体贴入微、关怀备至至今仍传为佳话,贫穷的他多方接济学生,他在与所有学生的交往中,态度谦和,平易近人,敞开心扉,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究其爱得深沉的原因,最重要的是朝夕相处,深入的了解,了解他们的爱好与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对一个好老师而言,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教育是人学,是对灵魂的引导和塑造,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董大方,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让我们来看一些关于董老师的教育事例: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经历,教室里除讲台外,还有一张老师用来看管学生用的桌子。1996年9月,董大方当初二年级班主任。第一天进教室,她就要求学生帮她把这张桌子撤走。学生愣住了:“怎么,老师你不看着我们啦?那自习课我们讲话、打闹怎么办?学校检查扣分怎么办?”董大方微笑着反问道:“为什么只有老师在,大家才能表现好呢?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自己管好自己。”桌椅搬走了,董大方用信任融化了师
爱心铸就辉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