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设计3.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标内容](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1)通过分析《红楼梦》片段材料,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信息的能力。(2)讨论西方社会习俗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逐步了解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重点和难点] 重点:(1)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2)大众传媒的影响难点:西方生活习俗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本课的难点。[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1、背景2、交通工具的变革3、通讯工具的更新4、新的娱乐方式的出现二、大众传媒的影响1、大众传媒的作用2、中国近代报业的兴起3、近代中国广播的产生与发展4、近代中国的出版业三、社会习俗的变化1、服饰的变化2、发式的变化3、称呼的变化4、礼仪的变化[小结]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外交往日益增多,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向中国发散其巨大影响,促使中国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乃至社会习俗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革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业]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设计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mm958758
  • 文件大小68 KB
  • 时间2019-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