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享受语文课----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与同行交流,总听到这样的抱怨:语文比之数学,可谓生动形象;语文比之外语,可谓是轻车熟路,可是学生就是不愿意享受它。听了类似的议论,笔者心中不禁这样想:我们真的让学生享受语文了吗?要让学生开开心心地学习语文,要让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些尝试。一、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课堂氛围。要培养学生不懂就问、有意见就发表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发表意见,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跟同学不同的意见,跟老师不同的意见,都可以提出来。《我家住在大海边》一课中,“海”是生字,偏旁三点水也是新知识。教学中老师讲“海”的偏旁名称是三点水,并教学生练习写“”。有个学生忽然举手问:“三点水的最后一笔为什么不是点而是提呢?”在看图讲大海时,有个学生问:“‘上海’也是这个‘海’字,‘上海’不是‘海’,为什么叫‘上海’?”老师说:“因为上海在海边所以叫‘上海’。”另一个学生立刻提问:“‘浙江’也在海边为什么不叫‘海’?”这样的提问反映了学生在学习,在积极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的确有了疑问就提出来了。同时也反映了学生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课堂就是要营造这种敢问敢说的气氛,关键在教师。首先教师要在思想上真正地把自己看作不仅是老师,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是班级集体中跟学生平等的一员。第二,要尊重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要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促使学生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是教师的责任。一次语文课上老师要学生用“爱”说一句话。一个学生说:“老师爱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学生。”老师说:“对!老师爱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学生。”话音刚落,一个学生说:“你们讲得不对。”老师问:“你说的‘你们’是指谁?”学生说:“××(同学名)和你。”老师谦虚地问:“我们错在哪?”这个学生说:“难道有错误的学生你就不爱了吗?”老师立刻诚恳地说:“对!对!对!老师爱所有的学生。”因为这位老师平时尊重学生,教学民主,所以学生敢于向老师提出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显示出师生之间是那么亲密无间。二、用兴趣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全面发展的殿堂。教师只有用兴趣才能激活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利用多种形式、采取多种方法,启发、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在新的课改理念指导下,我们应让音、体、美等艺术课程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丰富起来。低年级的儿童根据他们年龄段的特点:喜欢动手、动脚,可在语文课堂上穿插一些音乐艺术方面的内容,这样既提高了兴趣又理解了文章的内涵,还把握了文章的感情基调。例如:在教授《小小的船》一课时,就可结合音乐教学,可让他们欣赏同名曲,通过对音乐诗歌的理解和感受用身体动作把它表现出来,边唱边跳。另外,课堂中“演一演”的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新的课程改革已经软化了学科界限,也就是说学科与学科之间不再是孤立的、分割的。语文与美术这两门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根据一些课文的特点,设计绘画式的联系可让学生在动手绘一绘、画一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桂林山水》一文实际上就是一幅秀美的山水图。学完后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动手
让孩子们享受语文课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