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重新理解学校——生命的园地……………………………………31、学校应该是教师成长的乐园…………………………………32、学校应该是学生成长的乐园……………………………………4二、重新理解管理——生命的焕发……………………………………41、管理是为教师服务………………………………………………42、管理是为学生服务………………………………………………5三、新课程下的学校管理——全新出击…………………………………51、重视校园文化建设………………………………………………52、发展特色教育………………………………………………63、改变评价手段………………………………………………6参考文献…………………………………………………………………7新课程与学校管理吴红梅新的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这次课程改革是教育史上的又一次革命,它不是口号,更不是设想,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面对新教材、新大纲、新标准,需要新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行为。一、重新理解学校——生命的园地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乐园,学生、教师都应该在其中获得一种幸福感。这是成功学校的标志。1、学校应该是教师成长的乐园我们习惯于将教师比做蜡烛,照亮别人,牺牲自己。于是我们往往发现“蜡烛”发出的光随着教龄的增长而暗淡。蜡烛跳动的火苗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平淡。著名教育家叶澜说:只有用创造的态度去对待工作的人,才能在完整意义上懂得工作的意义,享受工作的欢乐。那么,这种只是牺牲自己,不去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工作状态,不但不一直照亮学生,也不能让教师感受到生命发展和生命力展现的价值,感受到因从事这一职业带来的内在尊严与欢乐的满足。新课程的有效实施要求学校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让教师感受到学校是他们成长的乐园。我们要帮助教师重建观念,帮助教师成为自觉创造教师生命和职业内在尊严的主体。明确把人的培育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而不是知识的传递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教师的工作就不断地向他的智慧、人格、能力发出挑战,成为推动他学习、思考、探索、创造的不息动力,给他的生命增添发现、成功的欢乐,自己的生命和才智也在为事业奉献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我们要及时了解教师的需求,抓住教师的需求,有效利用教师的需求,让教师感受到实现个人自身价值与实施学校发展的目标是息息相关的。让每一个教师参与管理、包括学校的工作计划,规章制度,考核条例在有方案的前提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这样,如果教师的意见好,可以把方案修改得更好;如果教师的意见不如你的方案,可以让教师理解你的方案,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在实际工作中体现教师的价值。我们要重视教师学制定专业计划发展书,再依据情况的不断变化修改计划书,让教师成为自己专业发展的主角。使他们在日常专业生活中不断自觉发掘专业发展机会与条件。学校可以通过调查反馈了解教师的需求;通过发书卡、听讲座满足教师学习的要求;通过树立榜样、设立奖学金激励教师学习。在学习——提高——学习的循环往复中获取专业结构的“自我更新”,在自我更新的过程中教师感受到成长的欢乐。2、学校应该是学生成长的乐园传统教育常常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是等待着教师大量填塞知识的容器,否认了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因此学生学得太苦,除了上课就是作业,单纯重复、枯燥乏味的内容使天真烂漫的脸上少了灿烂的笑容。新课程改革
论文类:《新课程与学校管理》+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