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母座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夹具设计
文献综述
1机械制造工艺
制造业在众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可以说,没有发达的制造业就不可能有国家真正的繁荣和富强。制造技术是使原材料变成产品的技术总称,是国民经济得以发展,也是制造业本身赖以生存的关键基础技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制造技术和制造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基础的工业体系基本形成。
机械制造(冷加工)是一门研究各种机械制造过程和方法的科学。金属切削机床、特种加工机床、机器人以及机械加工工艺体系中的其他工艺装备是机械制造的主要设备和工装,他们是机械制造赖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工艺就是制造产品的方法,工艺种类划分的基础主要是依据一定的物理现象,而每种工艺又在其本身的理论基础上得以发展。机械制造工艺学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机械零件的冷加工和装配工艺中具有共同性的规律,它是长期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成果的积累和总结。工艺工作对发展品种、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和降低原材料消耗,取得更大的技术经济效益及改善企业管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机器的生产过程是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一般是指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机器的装配工艺过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机械生产过程的一部分,它是研究如何利用切削的原理使工件成行而达到预定的设计要求(尺寸精度,形状、位置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从广义上讲,特种加工(激光加工、电火花加工、超声波加工、电子束加工、等离子加工等)也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已不属于切削加工的范畴。机器的装配工艺过程也是机械生产过程的一部分,它是研究如何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并达到要求的装配精度的工艺过程。目前,大多数的装配工作还是由手工来完成的,装配劳动量在产品制造的劳动总量中还占相当大的比例。研究和发展新的装配技术,大幅度提高装配质量和装配生产效率是机械制造工艺的一项重要任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指导性文件。它是在具体的生产条件下,以最合理或较合理的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并按规定的形式书写成工艺文件,经审批后用来指导生产的。为了便于分析机械加工的情况和制订工艺过程,需分为如下组成部分:
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它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工位:在某一装夹中,工件在机床上所占的每一个位置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位。
装夹:是工序的一部分,是指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装卸一次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那一部分工序。
走刀:在一个工步内当被加工表面的切削余量较大,需分几次切削时,则每进行一次切削称为一次走刀。
工作行程:是加工工具在加工表面上切削的一次所完成的工步部分。整个工艺过程由若干个工序组成。每一个工序可包括一个工步或几个工步。每一个工步通常包括一个工作行程,也可包括几个工作行程。
2机床夹具概述
在机床行业,每个人都知道机床夹具就好比机床的双手,要起到确保夹紧工件的作用。几乎每一台机床都配备各类夹具,从标准的卡盘,液压中心架,顶尖,台钳,刀柄等,到加工中心上的专用组合夹具,甚至加工特殊零件的巨型夹具。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其占有正确的位置,以便接受施工,检测的装置,都可统称为“夹具”。在镗床上进行孔的镗,扩,铰,攻螺纹加工时所用的夹具称为镗床夹具,又称为镗模。机床夹具为机床的一种附加装置,安装工件后使之获得相对于机床或刀具的正确位置,并把工件可靠地夹紧。
夹具从产生到现在,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表现在夹具与人的结合上,这是夹具主要是作为人的单纯的辅助工具,是加工过程加速和趋于完善;第二阶段,夹具成为人与机床之间的桥梁,夹具的机能发生变化,它主要用于工件的定位和夹紧。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夹具与操作人员改进工作及机床性能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对夹具引起了重视;第三阶段表现为夹具与机床的结合,夹具作为机床的一部分,成为机械加工中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
在加工时使用的夹具大多有五大部分组成:定位元件及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对刀及导引元件、夹具体、其他元件及装置。
⑴定位元件及定位装置
在夹具中确定工件位置的一些元件称为定位元件,他们的
毕业设计(论文)-螺母座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夹具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