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郑成功(教案).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历史故事,歌颂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伟大功绩。郑成功在中国历史上定性为“民族英雄”。“民族英雄郑成功是福建省南安县人。”这是课文第一节。“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这是课文的最后一节。什么叫“民族英雄”,这个定义学生恐爬是不太明白的。对于“民族英雄”,《现代汉语词典》是这么注解的: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得无比英勇的人。郑成功的“民族英雄”,体现在他“收复台湾”“建设台湾”上,体现在“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上。这可以从以下三处得以体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郑成功看到自己亲手训练的海军纪律严明,军容整肃,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其中第3点是重点。郑军官兵的英勇表现在:1.“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军舰队冲去。”“冒着”“密集”这两个词最能反映郑军官兵的“无比英勇”。要知道,这场收复台湾的战斗,打了将近一年啊。这是正面描写郑军官兵的英勇。2.“敌人惊恐万状,敌军舰队乱作一团。”从敌人的“惊恐万状”“乱作一团”可能反衬出郑军官兵的“无比英勇”。这是侧面描写郑军官兵的英勇。、智慧的。如“他们将敌舰团团围住,使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事实上,战斗光有英勇显然是不行的,得有智慧。郑军官兵收复台湾后,老百姓的表现是“喜出望外”的。从老百姓“喜出望外”的表现来看,郑军官兵的这场战斗是正义的,是英雄的,是民心所向的,这一点也辅证了郑成功是民族英雄。台湾同胞“喜出望外”的行动表现在:,载歌载舞。台湾同胞“喜出望外”的原因是什么?这就要回到课文第二小节:“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这段话里有三个关键词:1.“强盗”,是不讲理的,强盗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看中的人和物,就得给,不给就抢,抢了,还把你打一顿,这就是强盗。2.“奴役”,强盗把台湾人民当作“奴隶”一样来使唤。什么叫“奴隶”?没有人身自由、没有人身权利的人叫奴隶。3.“残酷”。台湾人民是受着“强盗”“残酷”的“奴役”,生活会是怎样的?课文最后一节是重点句。课文的重点句的表现形式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段落的总起句、总结句。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的高低,就在于能够迅速地判断并抓住这些重点句。如果一篇文章有这类句子,而又能抓住,这对理解课文,迅速地将全文把握在胞,是有着重要作用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从这一句中,能马上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出两个内容:;。再稍加思考,前一个是重点,后一个是次重点。对于次重点要简要阅读,只要知道“建设台湾”上郑成功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发展生产,二是兴办学校。郑成功也只能办这两件事,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也就在当年的旧历五月初八,郑成功因病逝世于台湾,终年39岁。【学习目标】能认识4个二类生字;会写8个一类生字;理解“负隅顽抗”“慷慨激昂”“风帆蔽空”等

2.郑成功(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70 KB
  • 时间2019-03-10
最近更新